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視頻制作 趙衛華 李忠明 何沛蓯 齊偉 馬延梅
這些年來,我對黨組織的信念一直是堅定的。黨組織對我一直十分關心,經常對我教育和幫助,使我認識到自己的缺點,給我指出了前進的方向。
——摘自陳和生《入黨志愿書》
從1978年開始
他就與高能物理結下不解之緣
40多年來
他潛心推動中國高能物理事業發展
主持了諾獎得主丁肇中領導的
阿爾法磁譜儀大型永磁體系統的研制
成功為阿爾法磁譜儀裝上一顆強大的“中國心”
領導完成我國第一個大科學裝置
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重大改造工程
主持建設了我國首臺散裂中子源
他就是粒子物理學家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陳和生
中學時期
一本愛因斯坦的《物理學的進化》
點燃了他對物理學的興趣
從此再也沒有熄滅
1964年
他考入北京大學
選擇了核物理專業
1970年畢業后
他被分配到河南信陽的解放軍農場勞動
種水稻、喂豬、放牛
干了一天農活后
他還是堅持利用晚上的時間自學
帶去的幾本教材都快被他翻破了
此外
他還訂購了國外物理學期刊的影印本
以了解世界物理學發展前沿
他堅信
祖國未來的建設一定需要科學技術
1998年夏天
陳和生被任命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
當時正值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
乃至高能物理研究所發展陷入困境之時
他臨危受命
作為主要執筆人制定了
《我國高能物理和先進加速器發展目標》
提出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方案
規劃了我國大科學裝置的建設
決心帶大家沖出低谷
陳和生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的電子直線加速器段
2004年至2008年
陳和生擔任工程經理
帶領高能所團隊采用
國際上最先進的雙環交叉對撞技術
成功完成對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的重大改造
面對嚴峻的國際競爭
他帶領全所同志團結拼搏
按計劃成功完成工程建設
改造后的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主要性能指標
比國際競爭對手高一個數量級
陳和生向2006年中美高能物理會談美方代表介紹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工程
2011年10月
總投資23億元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在東莞奠基
65歲的陳和生卸任高能所所長一職
投入到散裂中子源的建設中
2014年夏天
連日的酷暑和高負荷工作
讓陳和生持續感到身體不適
在這之前
他已經進行過多次心臟手術
同事們都為他感到擔心
但他還是一直堅持到工作結束
雖然年逾七十
多次做過心臟手術
但他每個月仍然要乘坐飛機飛行6至8次
周末也很少休息
2018年
中國散裂中子源通過國家驗收
由此
我國成為世界上第四個擁有散裂中子源的國家
如今
陳和生全力促進散裂中子源
在國家戰略需求領域和國際科學前沿的應用
同時還積極推動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
并參加了我國2035年和2050年大科學裝置發展路線圖的規劃
他說
人生的幸福
是為了國家的強大去奮斗
特別是能夠做出一些自己的貢獻
這是最幸福的事情
1997年9月
陳和生加入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