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新發現丨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長黑洞噴流? 可達2300萬光年
科學新發現 | 未來20年全球70%人口或經歷極端天氣
科學新發現丨打破百年認知? 腦脊液不只存在于大腦和脊髓中
-
-
研究顯示,改善視力可能有助于預防癡呆癥。該研究對2767名71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了認知和視力測試,發現19%的癡呆癥病例可能由視力障礙引起,特別是感知小物體清晰輪廓的能力。因此,研究人員建議將視力受損納入癡呆癥預防策略,以期降低這一疾病的發病率。
科學新發現 | 近兩成癡呆癥病例或與視力受損有關
-
-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團隊在人類腸道微生物中發現了新的抗生素候選分子。該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細胞》。
科學新發現 | 超級細菌克星?科學家或從腸道中發現全新抗生素
科學新發現丨宇宙深空究竟有多暗?“新視野號”揭曉答案
科學新發現丨吃這類肉 2型糖尿病患病風險或升高15%
科學新發現丨戒煙能讓心血管患病風險減半
科學新發現丨“愛”產生于大腦的什么位置?
科學新發現丨科學家觀測到迄今最重反物質超核
科學新發現丨頻繁切換視頻會讓人感覺更無聊
科學新發現丨運動有助緩解焦慮再添力證
科學新發現丨世界最大動物基因組測序完成 有望揭示魚類祖先如何“上岸”
-
-
近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牽頭的科研團隊,通過分析極目空間望遠鏡和費米衛星的聯合觀測數據,在伽馬暴中發現能量高達37兆電子伏的伽馬射線譜線。這是迄今觀測到的宇宙天體產生的能量最高、證據最確鑿的譜線。
科學新發現|我國科學家發現宇宙最高能量伽馬譜線
-
-
在太平洋克拉里昂—克利珀頓區4000米以下的深海中,國際研究團隊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名為多金屬結核(錳結核)的礦藏。這些結核能在無光條件下產生氧氣,對傳統海洋氧氣循環理論提出了挑戰。這些結核還含有可用于制造電池的錳和鈷等金屬,研究人員通過實驗排除了微生物等生物因素的作用,推測是海水電解作用導致錳結核中的金屬產生氧氣。這一發現不僅對深海生態系統有重要影響,還可能為生命起源的理論提供新線索。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地球科學》雜志。
科學新發現丨太平洋海底發現神秘氧氣來源 或為地球生命起源提供新線索
-
-
大腦是如何感知危險并轉化為記憶的?《細胞》雜志的最新研究揭示了神經肽是大腦感知危險的關鍵信使,而非傳統認為的神經遞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