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根據大多數現代高等院校物理教科書中收錄的觀點,波傳輸能量和信息,但不能傳輸物質。俄羅斯科學院高溫聯合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證明了孤立波不僅可傳輸能量,還可傳輸物質。
俄科學家證明一種波能傳輸物質
-
-
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地測量和繪圖大學開發(fā)出一種天體研究和繪圖技術“月球地形測繪”,在此基礎上可進行未來空間研究的勘測和繪圖。該項目將于在莫斯科“天狼星”科學和藝術園舉行的第三屆青年科學家大會上展示。
天體測繪新技術助力未來空間研究
-
-
11月14日,6名志愿者入住俄羅斯科學院生物醫(yī)學問題研究所地面實驗裝置,開始為期一年的模擬赴月飛行實驗。
俄志愿者入住實驗艙模擬赴月飛行|創(chuàng)新連線·俄羅斯
-
-
俄羅斯烏拉爾聯邦大學研究發(fā)現,飲食和睡眠模式的紊亂會降低兒童在學校的成績,并導致抑郁情緒、食物成癮和肥胖的上升。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在《營養(yǎng)》雜志上。
飲食和睡眠模式紊亂會影響學業(yè)成績|創(chuàng)新連線·俄羅斯
-
-
俄羅斯國家技術集團公司稱,俄遠程運輸無人機已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飛行測試,驗證了在設計中規(guī)定的主要戰(zhàn)術技術性能。
俄遠程運輸無人機完成第一階段飛行測試|創(chuàng)新連線·俄羅斯
-
-
俄羅斯國立技術大學科研人員研制出一種小型無人水下航行器,其可在水下最深100米處執(zhí)行應急任務和維修工作。
俄研制出小型無人水下航行器|創(chuàng)新連線·俄羅斯
-
-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開發(fā)出一種真空離子—等離子設備,用于在管道內壁上噴涂保護涂層。這項進口替代技術有助于解決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化工等行業(yè)的產品內壁的銹蝕和侵蝕問題。
新技術可從內部保護管道
-
-
10月26日,俄羅斯宇航員奧列格·科諾年科和尼古拉·丘布在國際空間站出艙期間,借助專門的發(fā)射裝置在研究借助太陽帆的運動實驗框架內發(fā)射了一顆太陽帆衛(wèi)星。
俄宇航員從空間站發(fā)射太陽帆衛(wèi)星
-
-
俄羅斯門捷列夫化學技術大學提出在無人機塑料機身中加入易燃納米金屬顆粒,一旦敵人捕獲了無人機,它就可以徹底自毀。
俄提出讓無人機完全自毀方案
-
-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東亞陸地生物多樣性聯邦科學中心科研人員從古代殘留下來的有須根作物東北馬兜鈴(關木通)中提取出了具有抗腫瘤活性物質。
馬兜鈴中可提取抗腫瘤物質|創(chuàng)新連線·俄羅斯
-
-
俄羅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學開發(fā)出一種利用食品工業(yè)廢物高溫分解產物從碳化鈦中生產耐火陶瓷的技術。所得樣品能夠高效捕獲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并可能成為脫碳戰(zhàn)略的關鍵要素。相關研究結果發(fā)表在《新化學雜志》上。
利用柚子皮制成耐火陶瓷|創(chuàng)新連線·俄羅斯
-
-
莫斯科國立大地測量和制圖大學研制出一種基于人工智能的技術,可同時跟蹤天空中多達50萬架無人機,實驗原型計劃于2023年底投入使用。
新技術可同時監(jiān)控50萬架無人機
-
-
俄羅斯副總理德米特里·切爾內申科表示,2023年俄羅斯每天有近1億人使用互聯網。
俄日均上網人數近一億
-
-
9月19日,科睿唯安公布了2023年度“引文桂冠獎”名單,來自5個國家的23位世界頂尖研究人員獲此殊榮。科睿唯安科學信息研究所的分析表明,獲獎者的研究成果被普遍認為達到諾獎級別。
科睿唯安公布2023年度“引文桂冠獎”
-
-
俄羅斯卡巴斯基實驗室創(chuàng)始人葉夫根尼?卡巴斯基表示,該實驗室在中東開設了第一個透明中心,以使用戶熟悉其產品的源代碼,但只有受信任的組織才能訪問它,對此類數據的惡意訪問除外。
卡巴斯基在中東開設首個透明中心,以便用戶熟悉產品源代碼|創(chuàng)新連線·俄羅斯
-
-
俄羅斯頓河國立技術大學研發(fā)出一種農業(yè)機械在收割作物時能識別金屬異物的技術。該技術獨特之處在于運用了能提高聯合收割機安全系統工作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的信號處理法和數學模型。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2023年《工業(yè)工程、應用和制造國際會議》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