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夢然
挪威公共衛生研究所的一項新研究表明,減少在床上使用屏幕的時間可以顯著改善年輕人的睡眠質量。這項研究基于對45202名年齡在18至28歲之間的挪威年輕人的調查數據,發現睡前使用屏幕會使失眠的風險增加59%,平均減少24分鐘的睡眠時間。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精神病學前沿》雜志上。
研究指出,盡管許多人擔心社交媒體特別具有干擾性,但實際上所有類型的屏幕使用對睡眠影響是相似的。這意味著,屏幕使用的總時長,而非具體類型,才是影響睡眠的關鍵因素。屏幕使用可能通過4種方式影響睡眠:通知打擾、占用本應用于休息的時間、延長入睡所需時間以及屏幕發出的光抑制晝夜節律。
為了評估屏幕使用與睡眠質量之間的關系,研究人員詢問了參與者關于他們睡前使用屏幕的習慣,包括使用的時長和活動類型(如看節目、玩游戲、瀏覽社交媒體等),以及他們的睡眠模式和質量問題。結果顯示,無論參與者的屏幕活動類型是什么,只要增加了睡前一小時的屏幕使用時間,就會相應地增加失眠的風險,并減少實際睡眠時間。
基于這些發現,研究人員建議那些因屏幕使用而遭受睡眠問題的人嘗試減少夜間屏幕使用時間,尤其是在睡覺前30到60分鐘內完全停止使用屏幕。如果必須使用屏幕,建議禁用通知以減少夜間被打擾的可能性。這一調整有助于提高睡眠質量,進而促進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