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成功研制出首款能在太赫茲頻段工作的調制器。太赫茲技術是6G演進的關鍵技術之一,這款微型設備有望促進6G技術的發展。相關研究論文發表于新一期《光學》雜志。
等離子體調制器是將電信號轉換為光信號的設備,此前最多只能轉換約200千兆赫頻率的信號。盡管從技術層面而言,將太赫茲信號傳輸到光纖上并非不可能,但這一過程不僅耗時,而且需要多個昂貴的組件協同工作。而新型調制器可直接轉換信號,降低能耗,其應用范圍涵蓋10兆赫到1.14太赫。
新型調制器具有微型納米結構,由金等各種材料精心打造而成。它巧妙利用光和金中自由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實現了信號轉換。
研究團隊表示,數據最初總是以電子形式存在,但目前信息的傳輸經常要使用光纖。新型調制器能將無線電信號和其他電信號直接有效地轉換為光信號,有望成為電子世界和光傳輸之間的橋梁,用于需要傳輸大量數據的地方。
研究團隊強調,這款調制器有望應用于高性能計算中心內部和之間的光纖數據傳輸,或在高性能測量領域大顯身手,這些領域包括醫學成像、材料分析光譜方法、機場安檢掃描儀或雷達技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