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
當地時間10月21日,微軟公司宣布推出10款“人工智能(AI)代理”,旨在幫助銷售、財務、客戶支持等領域的工作人員更好完成任務,同時推動AI在商業領域的廣泛應用。
“AI代理”指能夠自主執行特定任務的AI程序或系統。英國《金融時報》網站在本月稍早時間報道,它們能像人類一樣進行邏輯推理,作出決策,并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采取行動,完成各類任務。如今,“AI代理”已成為科技公司競逐的最新賽道。
“AI助手”進化升級
《金融時報》報道稱,盡管“AI助手”已經陪伴我們近十年時光,也一直在接受訓練,但真正讓AI在語音交互上變得更加自然流暢,且理解力更上一層樓的關鍵,在于大型語言模型的出現。大型語言模型為“AI代理”的發展提供了強大助推力。
去年,OpenAI對外公開了“AI助手應用程序編程接口”,旨在讓開發者能夠使用其技術構建“AI代理”。不過,該公司也坦誠地表示,由于早期模型能力有限,“AI代理”技術的發展受到一定阻礙。
但在今年10月1日于美國舊金山舉行的開發者活動日上,OpenAI公司擴大了名為o1的AI新模型系列的訪問路徑,改進了其推理能力;與此同時,該公司還改進了GPT-4o的語音功能。開發人員能實時訪問最新AI技術,AI也能更準確地理解語音命令,并與人類進行實時語音交流。
10月21日,微軟公司也宣布即將發布Copilot Studio的公開預覽版。這一工具將賦予其他公司快速創建自己的“AI代理”的能力,讓“AI代理”的研發和應用更加廣泛深入。
技術先鋒競相研發
微軟公司已為其Copilot AI平臺引入了10個“AI代理”,這些新成員是專門為銷售、服務、財務和供應鏈團隊量身定制的得力助手。從12月開始,這些“AI代理”的公共預覽版本將陸續發布,一直持續到2025年初。用戶可利用這些代理更高效地完成諸如篩選銷售線索、更新客戶服務記錄等繁瑣任務,從而大大節省時間,提升工作效率。
微軟公司表示,他們推出的“AI代理”旨在將生成式AI從需要人工提示的ChatGPT式聊天機器人,推向可獨立運行、自主工作的全新階段。
微軟并非唯一押注“AI代理”的科技公司。美國最大的客戶關系管理軟件服務提供商Salesforce也于上個月推出了自家的“AI代理”——Agentforce。該系統能夠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處理客戶服務等任務,初始定價為每次對話2美元左右。
此外,OpenAI、英偉達、谷歌和甲骨文等公司也相繼宣布了自己的“AI代理”研發項目,展現出對這一新興領域的濃厚興趣。今年9月,賽富時公司和工作日公司也將AI代理作為其AI計劃的核心推出;元宇宙平臺公司同樣計劃把AI代理作為未來的關注重點。
據《連線》網站10月22日報道,美國AI初創企業Anthropic公司宣布推出最新一代“克勞德”模型,其中一款“AI代理”具備使用計算機的功能。它能像人一樣操作計算機,包括看屏幕、移動鼠標、點擊按鈕和輸入文本。據悉,該功能是為軟件開發者量身定制。
運行規則仍需監管
“AI代理”的異軍突起,將推動相關產業的創新和發展,為經濟注入新活力。從醫療保健到金融服務,從教育領域到制造業,“AI代理”的應用將極大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為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便利。
然而,在這股熱潮背后,人們也開始關注“AI代理”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
盡管目前已經推出的“AI代理”能力仍然有限,但鑒于其能夠獨立行動,也引發了人們對其潛在風險的擔憂。如何確保它們的安全性、如何保護他人隱私等,都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對此,微軟公司保證,這些新“AI代理”目前僅限于處理不太復雜的任務,并會嚴格遵守安全、隱私和負責任等AI準則。而一旦某個“AI代理”問世,管理員就會立即啟用一套全面的管理工具,對其進行嚴格監管。
Anthropic公司也表示,他們已為使用某些功能加裝了“護欄”,避免其被用于詐騙或擾亂選舉等不法行為。此外,為避免“AI代理”出錯,他們也對其某些功能進行了限制。比如,禁止其使用個人信用卡購買商品,以確保用戶的財產安全。
對此,美國OpenAI公司首席產品官凱文·韋爾展望,如果運用得當,“AI代理”將把人類帶入一個新的世界。在這個世界里,人們可以更加專注于更重要的事情,而非總是緊盯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