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創新》(Financial Innovation)是由西南財經大學主辦的英文學術期刊。編委團隊涵蓋來自3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稿源遍布全球121個國家和地區,讀者分布在五大洲,2023年期刊論文年度下載量突破120萬次……
創刊10年,《金融創新》已在世界期刊百花園中獨樹一幟。一路走來,“引金融交叉學科前沿之潮,筑全球學者思想交流之堂”的初心不曾改變。
引領學術前沿,關注交叉學科
今天,人們已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與金融領域的深度融合耳熟能詳,但10年前,“初出茅廬”的金融科技還在摸爬起步中,各行各業對其關注度也是寥寥。
2013年,西南財經大學及時捕捉到移動互聯網普及和數字技術創新或掀起全球金融界的變革浪潮,決定圍繞這一領域創辦一本專業性國際期刊。經過兩年籌措,2015年6月,《金融創新》正式創辦,成為全球范圍內最早提出關注科技與金融交叉前沿的期刊之一。
2016年伊始,我們發現,新興的區塊鏈技術具有改變金融行業運作方式和解決傳統金融行業存在問題的潛力。為此,期刊編輯部分別在成都、廣州召開兩次專刊研討會,通過在線座談、視頻會議等方式,促成來自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共計14位作者的8篇投稿,并于2016年底上線了全球范圍內關于商業領域區塊鏈的第一本學術專刊。一經上線,就引起強烈反響,不僅產生超過33萬次的下載和超過3260次的被引,更是讓初生的期刊成為全球學者研究區塊鏈、虛擬貨幣等前沿主題時不可忽視的學術交流平臺。
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劍橋大學等國際頂尖院校的稿件紛至沓來,一年一度的金融創新國際研討會上出現越來越多不同國籍、不同膚色的討論聲音,《金融創新》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積極發揮著連接全球學者的“高架橋”作用。
堅持前瞻引領,始終是我們關注的重中之重。2018年,期刊被斯高帕斯數據庫(Scopus)收錄;2019年,期刊順利被社會科學引文索引(SSCI)收錄;收錄以來兩次榮登“社會科學、數理方法”領域全球榜首,最新影響因子在“商業、金融”領域排名全球前4%。
圍繞COVID-19與金融市場、氣候融資、碳排放交易、金融科技漂綠、生成式人工智能與金融等熱點主題,編輯部還邀請多國知名學者擔任客座編輯組織專刊,期刊逐漸成為鏈接世界頂尖科學、促進國際科學界對話的重要載體。
著眼人類福祉,解決實際問題
學術期刊是傳播人類知識、傳承學術思想、弘揚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為此,我們做了三方面努力。
第一,持續關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并最大程度地付諸實踐。過去3年,期刊發表了30余篇涵蓋碳排放、能源交易、綠色金融、婦女權利和消除貧困等主題論文。編輯部一直關注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金融創新進展,3年間有76個與中國簽訂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的國家和地區來稿。此外,為給發展中國家的研究人員提供更多支持,我們承擔了來稿文章的全部出版費用。
第二,將學術傳統、理論深度與政策對策和問題研究相結合,以學術研究的深刻性回應現實關切。基于學術成果,邀請編委和作者參與,編輯部撰寫的多份關于金融風險防控、信用體系建設、碳金融、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建設、數據要素市場等主題的政策建議,為政府決策提供有益參考。關于網絡借貸意愿、區塊鏈與在線欺詐檢測、共建“一帶一路”國家企業眾籌、加密貨幣市場監管、股市與實體經濟關系的相關論文觀點和數據,被國外出臺的公共政策文件引用。
第三,推動金融創新前沿研究的科普轉化,將科學種子播撒到青少年群體中。針對9至15歲青少年兒童,我們開發了Fin-tech的科普啟蒙課程,內容涵蓋大數據的發展歷史、大數據的應用場景、人工智能、區塊鏈、云計算、物聯網、元宇宙等方面,為傳播和弘揚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提供了有力抓手。
集期刊篇章之涓流,匯金融創新之藍海;蓄經濟數據之片羽,添科創事業之虎翼。不畏一時之難,立持守之功;不茍一時之譽,建恒久之業。《金融創新》編輯部將不忘初心,積跬步與時代同頻,奔向更輝煌的未來。
(作者系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金融創新》執行主編、西南財經大學大數據研究院院長)
■點評
不止于光鮮的量化數據,《金融創新》深植“科技+金融”交叉沃土,關注前沿、服務現實。2016年在全球首發區塊鏈與金融領域專刊,引領了學科范式的創新;探索出以智庫成果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模式,形成金融助力雙碳、金融服務數智化轉型、金融安全監管等上百份報告,為服務金融強國和實體經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
期刊是窗,展現交叉前沿科技的蓬勃風貌;期刊是橋,架通理論聯系實際的廣闊天地。相信《金融創新》能夠把握生成式人工智能、計算金融、綠色金融的時代機遇,讓知識的涓涓細流匯聚成推動社會進步的磅礴力量。
點評人:柴洪峰,中國工程院院士、復旦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長
本欄目合作單位: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