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馬愛平
16日,中國正式加入《關于預防、制止和消除非法、不報告、不管制捕魚的港口國措施協定》(以下簡稱《協定》)。在農業農村部當天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局長劉新中表示,加入《協定》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維護國際漁業秩序的重要舉措,標志著中國在持續打擊非法捕撈、保護海洋漁業資源等方面又邁出了新的重要一步。
《協定》是由聯合國糧農組織牽頭制定,旨在通過有效實施港口國措施,阻止非法捕撈的漁獲物經由港口進入國際國內市場,確保對海洋生物資源和海洋生態系統的長期養護和可持續利用。《協定》于2009年11月22日在羅馬締結,并于2016年6月5日生效。中國于2025年3月17日向聯合國糧農組織總干事遞交加入書,4月16日《協定》對中國正式生效。
“通過港口措施實施打擊非法捕撈是公認的、也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中國加入《協定》意味著在漁業管理方面將承擔更多的國際責任。”劉新中表示,作為《協定》的締約方,中國將參與《協定》的完善、提升、普及和執行。從我國港口上岸的或者進港的漁船將按照《協定》規定的措施實施監管。作為船旗國,我國的漁船要進入到別的國家或者是經濟體,要上岸、卸貨、交易,也將要求服從《協定》的規定,接受相關檢查。
當前,全球海洋治理面臨新形勢新挑戰。加入《協定》是中國積極履行港口國義務的實際行動,展現了中國堅決打擊非法捕撈的決心和信心。“加入《協定》,有利于我國深入參與國際漁業治理,強化責任大國擔當;有利于嚴厲打擊非法捕撈,保護海洋漁業資源;有利于提升港口管理水平,完善全鏈條監管體系;有利于推動產業現代化,促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劉新中表示。
(農業農村部網站 劉擇棟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