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記者 周潤健
當行星、恒星和月球這三個不同類型的天體“歡聚”在夜空中,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機會來了。4月5日,火星和雙子座中最亮的恒星北河三將會與一輪上弦月近距離相伴,上演“三英會”,如果天氣晴好,感興趣的公眾可嘗試觀測。
人們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周而復始的圓缺變化現象稱為月相,即月球的“相貌”,常見的月相名稱有朔月、蛾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望月、虧凸月、下弦月、殘月等。
“上弦月一定出現在農歷月上半月,月面朝西;下弦月一定出現在農歷月下半月,月面朝東。”中國天文學會會員、天文科普專家修立鵬說。
作為太陽系的一顆大行星,火星呈紅色,我國古代叫它“熒惑”。在太陽系中,火星不僅是地球的近鄰,也是與地球最為相似的行星,因此成了人類探索的焦點。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國際合作的持續加深,人類有望在不遠的將來把火星改造成為人類的“第二個家園”。
修立鵬介紹,今年以來,火星于日落后現身東南方天空,地平高度越來越高。進入4月,火星在雙子座順行,但亮度已由年初的-1.5等降至0.5等。北河三,又稱雙子座β星,是雙子座中最為明亮的一顆恒星。
由于雙子座是黃道星座,這也意味著月球每個月都會運行到它的附近。4月5日晚,一輪上弦月運行至雙子座的頭部,與火星、北河三近距離相伴。
“當天日落以后,這三個不同類型的天體始終近距離相伴。仔細觀察會發現,火星與月球恰似雙子座的‘兩個男孩’人手一個玩具,非常有趣,尤其是午夜前后,‘兩個男孩’正好會站在西方地平線上,這趣味一幕顯得更加生動。”修立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