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 凌
3月2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公布了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等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及修改單,對消費者特別關心的“零添加”、食物過敏、油鹽糖標示等內容均作出明確規定,旨在進一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維護公眾健康,促進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
“不添加”“零添加”的食物真的更健康、更優質嗎?此前,一些食品標簽常會誤導消費者。
以某款飲料為例:食品標簽上寫著“不添加蔗糖”,但其實蔗糖只是糖“大家族”中的一員,配料表中可能還含有果糖、果葡糖漿等。“這類產品所聲稱的‘不添加蔗糖’絕不等于產品中不含有糖,但這樣標注很容易讓消費者誤解。”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說。
為了避免誤導消費者,新版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實施后,預包裝食品不允許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語對食品配料進行特別強調。
此外,根據新標準,食品名稱中提及的配料或成分,需在食品標簽里標示含量,如燕窩月餅需標示燕窩的含量。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中心主任朱蕾表示,新標準強化了定量標示要求,就是要規范行業亂象,引導正確消費認知。
在加強成分標示的同時,新標準還特別關注食物過敏這一食品安全隱患。為盡可能降低食物過敏的發生概率,此次公布的新標準要求強制標示食品中的致敏物質信息。
科學選購食品的關鍵在于準確理解營養成分,這就需要營養標簽的幫助了。新版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要求,強制標示內容在原來基礎上增加飽和脂肪(酸)和糖兩項,同時增加標示“兒童青少年應避免過量攝入鹽油糖”。
為提升標簽信息的可及性,新國標還引入了數字化解決方案。以后用手機掃一掃食品包裝上的二維碼,就能看到食品數字標簽,同時可通過頁面放大、語音識讀、視頻講解等多種功能了解食品信息。
除此之外,根據新版標準要求,對數字標簽掃碼后,一級頁面即展示標簽信息,不得設置影響消費者閱讀標簽的干擾因素,如彈窗、信息采集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