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閆欣睿 科技日報記者 韓榮
不久前,在山西省“三八”國際婦女節紀念暨頒獎會上,一位短發干練的女教授站在聚光燈下。她手持證書,聲音微顫:“我愿用最樸素的堅守,以‘研道地中藥,做地道學人’為信念,為山西中醫藥強省建設、為人民健康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她就是山西大學中醫藥現代研究中心主任秦雪梅教授,今年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從零開始建設藥學學科,到創新研發抗抑郁中藥“柴歸顆粒”;從深入田間地頭進行藥材調研,到培養近百名中醫藥人才——30余載的歲月里,她以黃芪般的堅韌,詮釋了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家國情懷與責任擔當。
古方新解,破局中醫藥現代化之路
山西素有“北藥寶庫”的美譽,中藥材資源極為豐富。尤其是黃芪、柴胡、黨參、連翹、遠志、酸棗仁等道地藥材,其質量和產量在全國名列前茅。
1989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物土壤沙漠研究所碩士畢業的秦雪梅來到山西的高校工作。當她目睹漫山遍野的中藥材資源因缺乏合理開發和利用而未能走出大山、走進大眾視野時,她下定決心,“要用專業知識,在優質中藥材資源和產品生產之間搭建一座橋梁,帶領團隊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為此,秦雪梅全身心投入到學校圖書館和實驗室的研究中,并利用寒暑假深入田間地頭,從晉南到晉北,走遍了30多個藥材主產區。她傾聽藥農們世代相傳的經驗,與企業共同探討技術難題。最終,她從產業和健康需求出發,確立了以中藥材質量控制與品質評價和新藥研發為核心的兩個研究方向。
“唯有建立品質中藥評價體系,才能實現中藥材的優質優價。”秦雪梅從中藥材質量評價入手,進行技術標準創新研究。她建立了體現山西藥材優良品質特性的道地藥材和商品規格標準,幫助山西黨參、黃芪、苦參等道地藥材種植基地通過了國家GAP認證。
“我們依據技術標準,從源頭上提升藥材質量,指導優良品種選育和規范化生產。”在秦雪梅的指導下,山西多個中藥材種植基地實現了標準化、現代化和規模化生產。這不僅加快了山西中藥產業的轉型升級,為農民增收提供了可持續的解決方案,也為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提供了寶貴經驗。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盡管山西的柴胡資源豐富、產量大、質量好,但要讓這耳熟能詳的藥材真正發揮治病救人的作用,還需‘對癥下藥’。”秦雪梅在研究之初便將目光鎖定在山西的道地大宗藥材柴胡上。針對疑難疾病抑郁癥的重大需求,她帶領團隊歷時18年,在充分挖掘古方逍遙散科學內涵的基礎上,突破了藥物制備工藝的瓶頸,研發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柴歸顆粒”。
“柴歸顆粒是山西省‘十三五’期間唯一獲臨床批件的創新中藥,目前已進入Ⅱ期臨床試驗,并簽訂了轉化金額2600萬元的技術合作協議。”秦雪梅告訴記者。
在這一過程中,秦雪梅帶領團隊構建了國際領先的中藥代謝組學技術平臺,形成了關于抑郁癥發病機制的新理論成果,探索出“基礎研究到應用研究”的中藥資源轉型發展新范式。
交叉突圍,譜寫中醫藥傳承新篇章
2002年,在山西大學迎來百年校慶之際,秦雪梅作為藥學學科的建設人才被引進該校。
初到山西大學時,秦雪梅心中充滿了忐忑與不安。“藥學專業的設立就像一顆種子,這顆種子能否茁壯成長?我也不清楚自己能做些什么。”當時,山西大學主要集中于傳統的大文大理學科,而針對國民經濟需求的藥學學科卻是一片空白。秦雪梅只能“白手起家”,在摸索中前行。于是在學校的支持下,秦雪梅整合校內學科資源,凝練學科研究方向,校外尋名師、訪高友。
建立藥學學科的首要難題便是經費不足。為了盡快建立起山西大學首個藥學學科,秦雪梅憑借著年輕人的干勁,把火車當作臨時住所,晚上睡臥鋪,第二天抵達目的地后,在火車站附近找個洗手間簡單洗漱,便去拜訪專家,晚上再乘火車返回。
短短7年時間,山西大學實現了藥學學科從無到有的突破,獲批藥學、中藥學兩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并逐步發展成為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
“有了學科,我們便有了發展的根基,但僅有碩士點還不夠,還需培養博士,才能實現更大的發展。”2011年的一天,時任山西大學研究生院院長的高策教授告知秦雪梅,國家剛出臺了一項利好政策——可以依托有博士學位招生點的單位,自設交叉學科。秦雪梅聽后興奮不已,當即表示:“高院長,沒問題,我馬上著手推進!”
于是,秦雪梅依托學校化學、生命科學和科學技術史3個一級學科,成功建立了本草生物學交叉學科博士點,開啟了山西省藥學領域博士教育的先河,也成為國內較早開展交叉學科研究的團隊之一。她帶領團隊建成了省重點實驗室、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多個創新平臺,推動山西大學藥理學與毒理學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
“我的學生畢業后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他們備受用人單位青睞。”秦雪梅談到自己培養的學生時,總是難掩喜悅之情。
她告訴記者,目前團隊已培養了16名博士研究生和30余名碩士研究生,這些學生均進入政府或高校工作,其中10名博士在畢業3年內均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項目。
“中醫藥的根在土地,魂在創新,前方的道路雖然錯綜復雜,但我堅信古老的中醫藥文明終將在科技創新中煥發新生。”秦雪梅充滿信心地說。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