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黨睿 滾艷 范江江 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4月1日,記者從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獲悉,3月28日,新疆塔額750千伏輸變電工程首基鐵塔基礎澆筑試點作業施工,意味著該工程正式進入全面建設階段。
該工程是國家“十四五”電力發展規劃項目,也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重點推進的項目。工程起于塔城地區塔額750千伏變電站,止于克拉瑪依市克拉瑪依750千伏變電站,建設主變容量300萬千伏安,新建線路280千米,鐵塔677基,計劃于2026年8月建成投運。
工程建成后,將提高塔城中西部網架供電能力和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提升塔城中西部新能源送出能力,為塔城打造千萬千瓦級能源綜合基地提供堅強保障,也為國家的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提供堅實基礎。
該工程線路施工地形地質復雜、溝壑縱橫,常年刮大風、冬季有覆冰,施工環境十分惡劣。建設中,考慮到工程全線位于大風區,其148千米線路途經老風口——瑪依塔斯風區。此處每年8級及以上大風天氣有100多天,最大風速高達每秒40多米。同時,在喀拉蘇—別克托爾干段78.5千米線路為重覆冰區,后期線路運維困難。
“建設中,我們在項目前期優化路徑及塔位,盡量避讓微地形、微氣象和重覆冰區域,針對微地形、微氣象區段,適當縮小耐張段長度和檔距,塔型選擇采用抗冰能力較強的耐張塔或加強型直線塔并逐塔進行強度校驗;對于重覆冰區段,邊相和中相導線懸垂串均采用V型絕緣子串,地線懸垂串采用加長型絕緣子串,增加線路在重覆冰區域的抗冰閃和抗不均勻覆冰的能力。”工程線路業主項目經理趙明說。
“該工程被列為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變電站BIM技術應用試點工程。工程施工人員通過運用BIM技術,與建筑物模型交互,通過可視化的方式優化施工程序和時間表,并將資源分配到正確的位置,從而提高工作效率和減少時間浪費。”工程變電業主項目經理甘星介紹說。
截至目前,新疆電網共有750千伏變電站31座,變電容量9150萬千伏安,線路92條12705千米,形成“內供五環網、外送四通道”主網架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