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朱虹
春日龍江的冰雪尚未消融,雞西市的工廠車間里已涌動起科技創新熱潮。3月24日至27日,一場名為“匯智龍江——科技型企業產學研對接專家行”的特別行動在雞西展開,9位來自不同領域的黑龍江省科學技術情報研究院與黑龍江科技大學專家,深入12家重點企業把脈問診。他們聚焦科技創新和企業核心競爭力培育“雙問診、雙獻策”,破解企業發展中的關鍵性痛點堵點,探索科技、人才全方位為企業賦能的新路徑。
在雞西德立重工金屬結構制造有限公司,火花四濺的焊接車間內,企業技術總監正為石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廢氣治理難題犯愁:“廢氣中的硫化物濃度高,傳統處理設備效果有限。”黑龍江科技大學吳衛東教授、趙志遠博士迅速展開現場勘查,提出“研發煙氣硫化物一體化治理裝備”的創新方案。該企業技術總監楊立濤激動地說:“這個方案不僅能解決當前污染問題,更能為同類企業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
此次行動首創“三同步”服務模式,技術專家、管理專家、科技服務專家協同發力,實現科技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專家組既診斷技術路徑問題,又診斷降本增效、節能減污降碳問題,還從企業發展戰略、核心競爭力培育方面給出建設性意見,并就產業政策、行業生態等企業發展環境層面給予深度指導。
雞西市貝特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也得到了一份“科技處方”。面對國際市場嚴格的ESG標準,企業急需對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進行精準核查。來自黑龍江科技大學自動化、電子信息、電氣工程、環境工程等多領域專家打破學科壁壘,對企業提出的技術需求結合專業領域與技術工藝最新成果進行了深度解析。集合了跨界智慧的“運用電池用負極石墨產品進行碳足跡評價”建議,讓該公司負責人感動不已:“這一建議不僅能幫助我們拿到進入國際供應鏈的‘綠色通行證’,還能帶動全年訂單實現大幅增長。”
雞西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官瑩瑩介紹:“此次活動中,專家組現場給出意見建議30余條,既實現了對企業技術痛點堵點的精準診斷,又達成了新品研發、企業轉型升級方向等前瞻性共識。”
活動中,專家組找準發展中遇到的技術瓶頸,對企業潛在的技術需求和研發方向進行了啟發式挖掘梳理,變單一門類技術服務“單兵作戰”為多門類、多維度技術問診“集群覆蓋”。
作為全國最大的優質鱗片石墨產地,雞西市正通過科技創新重塑產業核心競爭力。黑龍江科技大學聚焦“龍江碳谷生態圈”建設,其特色優勢學科與雞西的煤炭、石墨、機械制造等主導產業高度契合。黑龍江科技大學科技處副處長劉振文表示,學校始終堅持圍繞煤炭和石墨產業鏈打造創新鏈,接下來將堅持集智攻關的效果導向,針對企業提出的關鍵技術需求,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組建跨學科、跨專業的“黑科大”科技創新團隊,與雞西市科技局共同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探索出一條技術供給的新路徑。
(受訪單位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