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王禹涵
3月28日,第二屆陜西省細胞產業創新大會在陜西西安開幕。大會以“聚焦細胞前沿,共筑產業新程”為主題,正式揭牌陜西國際細胞基因產業轉化基地,并發布全國首個省級細胞制備中心建設標準。
會上,陜西國際細胞基因產業轉化基地同步揭牌四大核心平臺——國家干細胞轉化資源庫(西北分庫)、國家級臍帶間充質干細胞存儲技術服務標準化試點單位、陜西省細胞藥物創新中心(籌)及秦創原干細胞產業“立體聯動孵化器”,旨在構建“基礎研究—臨床轉化—產業應用”一體化生態。
為加速成果落地,大會現場簽署多項合作協議,發布陜西省《細胞制備中心建設與管理規范》,并聘請同濟大學康九紅、高紹榮等專家擔任平臺學術帶頭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溫州醫科大學校長李校堃在專題報告中提出,干細胞與生長因子協同研發是我國搶占全球技術制高點的關鍵,相關市場規模已突破1300億元。與會專家一致認為,細胞治療正從疾病治療向精準健康管理延伸,業界需通過標準化生產、智能化監管完善產業鏈閉環。
目前,陜西已匯聚百余家生物醫藥企業,形成覆蓋存儲、研發、生產的完整鏈條。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柴渭表示,中國西部創新港將深化產學研協作,推動細胞產業向智能制造升級。陜西省干細胞學會理事長王茜表示,依托陜西(九州)干細胞科技產業園及國際轉化基地,全省將加速培育萬億級產業集群,力爭成為全國細胞產業創新策源地。
本屆大會由西安交通大學與陜西省干細胞學會聯合主辦,吸引了10余位院士、近50家產業鏈企業及超1500名參會者齊聚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