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俠 科技日報記者 滕繼濮 實習生 李榮智
3月31日,2025年成都市科普講解大賽正式開幕。本次大賽圍繞核聚變、磁懸浮、DeepSeek等前沿科技和社會熱點主題展開,吸引了來自科普基地、高校、職業院校等全市各領域的選手踴躍參與。參賽人數再創新高,成人組共有190名選手報名成功,報名選手本科以上學歷174人,占比85.9%,其中本科124人,研究生41人,博士生6人。
記者了解到,本次大賽參賽者職業范圍進一步擴大,覆蓋司法執法、工程技術、科研教育10余個專業領域,還首次吸引外國留學生參與。青少年組報名人數同樣再創新高,共有206名選手報名成功。報名選手最小7歲,最大17歲。
本次大賽的講解主題豐富多樣,包括低空經濟、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新質生產力發展前沿領域,還包括嫦娥六號里的真空保鮮技術、航母上艦載機降落的技術、哪吒重生中的動畫制作科技魔法、胃腸鏡檢查中的膠囊機器人等社會熱點話題。此外,本屆科普講解大賽還持續創新比賽形式,推出“我秀科普”個人展示環節,以快板、脫口秀等生動形式演繹科學知識,搭建寓教于樂的科普新舞臺。
大賽持續時間預計兩周,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初賽于3月31日啟動,采用線上評審的方式,對選手提交的講解視頻進行打分,篩選出優秀選手進入決賽。決賽計劃于4月12日至13日舉行,屆時選手們將同臺競技,展開精彩角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