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薛 巖
量子科技作為突破人類認知邊界的顛覆性技術,正加速重構未來社會的運行范式與生活圖景。3月29日,在2025中關村論壇年會——量子科技創新發展論壇上,多位國際頂尖量子科技學者就量子科技如何支撐物理世界發展、推動相關技術創新進行了研討與展望。
產出一批世界級創新成果
量子科技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前沿領域,主要分為量子計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測量三大領域,在提升計算困難問題運算處理能力、加強信息安全保護能力、提高傳感測量精度等方面,具備超越經典信息技術的潛力。
當前,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已將量子科技納入戰略重點,通過制定專項規劃與法案強化政策扶持及資源投入,加速推動量子科技創新發展。
科技部五司司長鄭健強調,量子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已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由量子科技引發的新一輪科技創新和產業變革已經拉開帷幕。我國實施了一系列量子科技計劃和項目,突破了一系列重要科學問題,取得了一批國際先進的代表性成果。
資料顯示,我國在量子科技領域已取得多項重大創新?!白鏇_之三號”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諸多量子科技創新成果爭相涌現,為我國搶占全球量子科技制高點和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了堅實支撐。
不僅如此,這一系列突破性成果也讓各地充分認識到要加速布局發展量子科技。憑借得天獨厚的人才、技術優勢,北京已成為我國量子領域創新的重要一極。
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是北京推動量子科技及產業落地的戰略支點與創新策源地。近幾年來,該院瞄準量子信息學前沿和國家在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戰略急需,以核心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為抓手,聚集了超過300位全球量子領域的優秀科研人才,產出了一批世界級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許心超表示,北京已成為全國量子科技創新資源最豐富、綜合實力最強的地區之一,未來將秉持開放創新理念,積極融入全球量子創新版圖,堅持科技攻關、工程研發、應用探索和產業培育一體化推進,高標準建設國家量子科技和產業高地。
在強化本土創新能力的同時,量子科技的前沿性與復雜性也決定了其取得突破性進展已離不開全球頂尖科研力量的通力支持。
正如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在會上所言,量子科技研究是造福全人類的事業,離不開各國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的鼎力合作。他呼吁,要促進各國量子科技從業者之間開展更廣泛、更深入的合作,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啟動量子計算真機賽
論壇上,2025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量子計算真機賽正式啟動。大賽面向全球征集優秀的量子計算算法,探索量子計算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價值,提升夸父(Quafu)量子計算云平臺的影響力。
夸父量子計算云平臺是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的重大成果。目前,該平臺有3個100+比特的芯片與1個高質量21比特芯片保持在線,各項性能指標、在線率、用戶數、完成任務數等都在國內處于領先地位。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院長向濤介紹,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邀請全球量子計算研究者、工程師、高校師生等創新者參賽,共同推動量子技術的發展、進步。此次競賽將圍繞醫療、科研、金融、人工智能等行業應用設置賽道,通過競賽形式,推動量子算法設計、編程優化及實際應用的研究,加速量子計算技術的產業化進程。
在賽制安排上,比賽共分為初賽、復賽、決賽三個階段。其中,初賽采用筆試形式,主要考查參賽者量子計算的基本知識以及對夸父云平臺的基礎使用能力。復賽分為量子算法應用、量子編譯算法、量子人工智能3個賽道,采用在線代碼判題的形式,主要考查參賽者對量子計算相關算法的掌握程度。決賽將進入真機賽環節,要求參賽者使用夸父量子計算真機進行實驗,解決預設問題,并進行線下答辯,以充分考查參賽選手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