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佳欣
美國南加州大學一項研究表明,廣泛使用的無熱量甜味劑三氯蔗糖,可能會干擾大腦對能量攝入的感知機制進而增加肥胖風險。這項發表于新一期《自然·代謝》期刊的研究發現,與食用糖相比,三氯蔗糖顯著激活下丘腦這一調控食欲與代謝的關鍵腦區,同時改變大腦區域間的溝通方式,尤其會引發肥胖者更強烈的饑餓感。
許多人選擇代糖來減少熱量攝入,但甜味劑是否真的有助于調節體重?攝入后身體和大腦會發生什么變化?為解答這些問題,研究團隊設計了隨機對照試驗,對75名參與者分別給予含糖飲料、三氯蔗糖飲料及水,并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血液檢測及饑餓評分進行了兩小時監測。
試驗結果顯示,飲用三氯蔗糖飲料后,參與者下丘腦活動顯著增強,幅度超過含糖飲料,且肥胖人群表現尤為突出。值得注意的是,三氯蔗糖未觸發胰島素和飽腹激素的分泌,導致飽腹信號缺失,而糖攝入則會引起這些激素水平上升。
此外,三氯蔗糖還增強了下丘腦與決策相關區域(如前扣帶回)的功能連接,強化了食物渴求,形成“越喝越餓”的惡性循環。這些發現表明三氯蔗糖可能會影響食欲或飲食行為。
研究還發現,女性參與者的大腦活動變化比男性參與者更大,這表明三氯蔗糖可能對兩性產生不同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