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吳純新 通訊員 徐迅 晏華華
3月28日至30日,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產品質量與營養工程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屆中國食材科技大會在武漢舉行。
大會以“研產聯結,助推食材產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為主題,邀請來自全國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千余名專家學者及行業代表參會。多位權威專家圍繞糧油提質、食藥同源、生物合成、碳減排等前沿議題展開深度探討,為食材產業的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錨定方向。
華中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姚江林表示,當前全球面臨氣候變化、糧食安全等挑戰,亟須通過科技創新賦能食材全產業鏈。華中農業大學聚焦生物育種、食品加工、營養健康等領域,取得多項突破性成果,為傳統食材注入科技動能。未來該校將強化創新鏈、暢通轉化鏈、筑牢人才鏈,深化政產學研用協同,推動實驗室技術向產業轉化,培養復合型農業人才,助力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
中國農業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朱明研究員說,食材科技是農業現代化的核心命題,要以工程化思維破解全產業鏈難題。他建議,通過顛覆性科技創新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武漢良之隆食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朱長良從行業視角出發,呼吁企業以消費者權益為本,嚴控原料質量與加工流程,期望未來行業通過技術融合與多方協作,提供更多安全、營養、普惠的優質產品,重塑消費者信心,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南昌大學食品科學與資源挖掘全國重點實驗室謝明勇教授在報告中指出,“食藥同源”產業既是傳承中華傳統醫學的文化載體,也是推動健康中國戰略的重要引擎。他呼吁,通過科技創新驅動“食藥同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國民健康提供科學支撐,助力我國在全球健康食品領域樹立標桿,真正實現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的協同共振。
本次大會由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華中農業大學主辦,中國農業工程學會農產品質量與營養工程專業委員會、武漢良之隆食材股份有限公司、華中農業大學食品科學技術學院、環境食品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單位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