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強震已在當地造成1644人遇難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29日晚發布消息說,截至目前,全國受災地區死亡人數為1644人、受傷3408人、失蹤139人。
緬甸領導人敏昂萊一行當天視察曼德勒省受災地區,并前往當地醫院探望災民。敏昂萊敦促相關部門盡快開展工作。(記者:黎廣滔)
中國救援隊乘大巴連夜赴災區
飛越3600多公里,中國救援隊于當地時間3月29日下午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傍晚6時40分左右,中國救援隊在機場完成卸貨轉運后,立即乘車向受災嚴重的曼德勒省進發。
這是一場和時間的賽跑。受地震影響,曼德勒省周邊機場不具備大型飛機起降條件。為更好把握震后“黃金72小時”,中國救援隊選擇在大巴上過夜,連夜趕赴災區。
5小時的飛行緊接著搭乘十幾個小時的長途汽車,抵達災區就要立刻投入搜救工作,不少隊員的行李和救援裝備重量相加超過25公斤……這場“急行軍”是對精神和體能的雙重考驗,但隊員們斗志不減,紛紛表示“頂得住”。
據中國救援隊隊長趙明介紹,抵達災區后,救援隊將接領具體搜救任務,派出救援小隊對執行任務現場進行實地勘查,同時選擇安全合適的位置搭建營地。(記者:馬卓言)
中國駐緬大使:將全力協助中國救援隊在緬開展工作
中國駐緬甸大使馬珈29日在仰光國際機場歡迎中國救援隊抵緬時表示,使館將全力協助中國救援隊在緬開展工作。
馬珈表示,值此緬甸國家和人民遭受強烈地震災害的危難時刻,中國救援隊肩負使命、迅速馳援,不僅為緬甸災區人民帶來專業的救援力量,更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中緬深厚胞波情誼,踐行了同甘共苦的中緬命運共同體理念。
馬珈說,此次救援工作時間緊急、任務艱巨、條件艱苦,中國救援隊匯集國內頂尖地震救援專家和醫護人員,具備豐富的實戰經驗,相信會不辱使命,圓滿完成救援任務,為中緬友好作出新的貢獻。(記者:黎廣滔)
中國香港特區救援隊抵達緬甸
香港特區政府29日下午派出一支救援隊前往緬甸,協助地震災區的搜救工作。
當地時間3月29日晚,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救援隊抵達緬甸仰光國際機場。(記者:禹麗貞、曹霽陽、黎廣滔;報道員:亨曼)
聯合國緊急撥款500萬美元用于緬甸地震救援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29日說,聯合國已緊急撥款500萬美元用于緬甸的地震救援工作。
該辦公室表示,相關協調工作正在進行中,以進行快速需求評估并擴大應急響應。聯合國中央應急基金已緊急撥款500萬美元,支援緬甸救災行動。此外,衛生合作伙伴正準備部署移動外科和醫療隊以及臨時醫院,以提供緊急救生護理。
該辦公室強調,目前救援行動面臨多重挑戰,電信和互聯網中斷,道路受損和建筑倒塌影響救援開展,醫院和其他醫療設施遭受大面積毀損,醫療用品嚴重短缺等。
28日,緬甸中部發生7.9級地震。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29日晚發布消息說,受災地區已有1644人死亡、3408人受傷,另有139人失蹤。(記者:王其冰)
緬甸地震破壞力緣何如此巨大
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29日晚發布消息說,28日發生的強烈地震導致的死亡人數已上升至1644人。此外,毗鄰緬甸的泰國、老撾多地均有強烈震感,并有不同程度人員傷亡、建筑倒塌。緬甸此次所遇地震的破壞力緣何如此巨大?
震級大震源淺余震多
雖然國際上不同機構對緬甸此次地震的測量結果暫有差異,但總體都顯示這是一次7級以上大地震。據美國地質調查局地震信息網消息,緬甸實皆省西北部28日發生7.7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地球物理與氣候災害榮譽教授比爾·麥圭爾指出,這可能是70多年來緬甸的大陸區域發生的最大地震,地震震級之大、震源之淺,大大增強其破壞性。“已經發生了一次相當大的余震,預計還會有更多。這將導致一些脆弱的建筑物倒塌,并使救援人員的工作更具挑戰性。”
緬甸氣象和水文局29日凌晨發布消息說,已監測到12次余震,余震最高震級為7.5級,最低震級為2.8級。
實皆斷裂帶“火藥桶”
在全球地質板塊中,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多個地質斷裂帶,在緬甸所在區域形成了南北走向、長達1200公里的實皆斷裂帶。這里平均每年滑動錯位幾厘米距離,是世界上最活躍的斷層之一。
歷史上,實皆斷裂帶曾經歷多次強震,20世紀以來就已發生多次7級以上地震。數據顯示,最近一次實皆斷裂帶發生的7.5級以上大地震是在1946年,距今已有70多年,板塊活動和推移形成的能量已長期積累,正如一個可能被引爆的“火藥桶”。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地球物理學家邁克爾·斯特克勒解釋說,當活動的板塊被卡住時,擠壓形成的應力就會增加,“在幾十年或幾百年的時間里,應力的增加非常緩慢,然后突然之間,巖石板塊會發生跳躍”,就引發了地震。
英國倫敦大學皇家霍洛韋學院地球科學系專家伊昂·沃特金森指出,實皆斷裂帶不像有些斷裂帶那樣地震頻繁,但如發生地震則震級較高。這些地震震源較淺,通常約10至15千米,這意味著地震能量在到達地表時不會消散太多。
恐造成大量人員傷亡
實皆斷裂帶途經緬甸多個核心城市與人口稠密區,重要城市內比都、曼德勒都在其影響范圍中。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發布消息說,此次地震就發生在曼德勒市附近。曼德勒是緬甸第二大城市,也是該國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之一。
受影響地區的許多建筑抗震能力較弱。在曼德勒,地震摧毀了多座建筑,包括該市最大的寺廟之一。據《緬甸環球新光報》報道,地震導致多地建筑物以及橋梁倒塌,其中一座橋梁位于曼德勒和仰光之間的一條主要高速公路上。
地震發生后,緬甸官方公布的傷亡數據迅速攀升。緬甸國家管理委員會當地時間3月29日晚發布消息說,截至目前,全國受災地區的死亡人數為1644人、受傷3408人、失蹤139人,并表示傷亡人數可能還會繼續上升。
美國地質調查局相關項目甚至預測,本次地震有60%的可能性會導致超過1萬人死亡。英國地質勘查研究所地震學家布賴恩·巴普蒂說:“當一場大地震發生在一個有100多萬人口的地區,其中許多人住在脆弱的建筑里,后果往往是災難性的。”
緬甸領導人敏昂萊28日在媒體發表講話時呼吁各國、各組織和民眾對緬甸地震災區提供援助。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28日在記者會上表示,聯合國系統正動員力量向受地震影響的東南亞民眾提供援助。(記者:張曉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