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通訊員 葉琴
3月26日,記者走進江西龍南鼎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的千級無塵車間,技術人員正俯身調試著精密曝光機。“通過采用新的阻焊前處理工藝——超粗化處理、貼防焊膜等技術,進一步提高油墨與板面的結合力,最終尺寸精度可達到±0.05mm。”研發經理王敬永對著顯微鏡下的Mini LED PCB基板向記者介紹,“這項技術突破讓我們的產品成功打入奔馳—寶馬供應鏈,背后是科技部門全程參與的‘陪跑式服務’。”這樣的場景在江西省贛州市龍南市的科技企業矩陣中已成常態。
近年來,這座贛粵邊界的電子信息產業重鎮,以科技成果轉化為突破口,大力實施科技成果熟化和工程化項目,通過構建“政府搭臺、院所接力、企業唱戲”的創新生態,讓實驗室里的“金點子”加速轉化為生產線上的“金果子”。
智能車間里的“綠色革命”
3月27日,位于龍南市的江西天奇金泰閣鈷業有限公司的拆解車間內,透過觀察窗,記者看到經過多級破碎的黑色粉末在密閉管道中流動。
“在上市公司天奇股份致力于汽車全生命周期的企業經營理念下,這些‘廢舊新能源汽車電池——城市礦山’通過我們自主研發的萃取技術,鈷鎳回收率達98%,鋰金屬回收率達90%。”該公司總工程師朱揚格指著全自動化的生產控制系統說,企業獲批贛州市重大高新技術成果產業化項目帶來的360萬元獎補,不僅使年處理能力突破5萬噸,更帶動上下游形成20億元規模的循環經濟產業鏈。
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的融合目前還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卡點、堵點。
“為關注科技企業成果轉化時的關鍵堵點,我們建立了快速對接機制和全過程跟蹤服務,持續為企業提供各方面的服務。”龍南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徐棟說,龍南市科技局自去年正式掛牌成立以來,聚焦科技型企業成果落地中的難點、堵點、痛點問題,積極引導金融對接,傾斜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力度,簡化服務流程,通過開展“上門送貸”活動,向企業講解科技成果轉化貸款政策內容,幫助多家企業申請科技成果轉化相關獎補,為科技型企業解決了資金難題,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轉化中心里的“技術紅娘”
3月28日,走進贛州市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龍南電子信息分中心,該中心主任劉煒鋒介紹,分中心自2024年4月揭牌以來,始終致力于加快產學研供需精準匹配,累計收集技術及科技成果需求51個,累計發布科技成果104個。此外,分中心持續推動南昌大學、江西理工大學、南昌工學院與本地企業進行項目、技術、科技成果對接合作,并為江西萬龍科技有限公司與贛州有色冶金研究所的交流合作牽線搭橋,促成成果轉化中心首個企業與科研院所“牽手”成功案例。
在徐棟看來,科技成果轉化是場“接力賽”:“我們既當‘育苗員’培育創新主體,又做‘鋪路工’建設轉化載體,更要成為‘經紀人’撮合技術交易。”
數據顯示,近年來,龍南市累計推動實施重大成果轉化項目20余個,技術合同交易額持續攀升,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達2.9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7個百分點。
來到江西龍南鼎泰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新落成的研發中心,總經理閆紅生輕觸操作屏,Mini LED PCB基板的顯微圖像瞬間放大千倍:“看這些整齊排列的導通孔,就像科技部門為我們鋪設的成果轉化之路——精準、暢通、充滿無限可能。”窗外,滿載電路板的貨車正駛向大灣區,車身上“龍南智造”的標識在陽光下分外醒目。
(龍南市融媒體中心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