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26日宣布,22日測得的北極海冰面積或為有記錄以來最低峰值。科學家認為,這是氣候變暖的表現。
北極海冰面積每年3月達到峰值,之后6個月是海冰融化時期。美國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22日測得海冰面積達到1433萬平方公里,可能是有衛星監測記錄47年以來最低峰值。這個數據比1981年至2010年之間的平均峰值少131萬平方公里,比2017年3月7日測得的上一個最低峰值少8萬平方公里。
該中心說,2024年至2025年冬季期間,北極和周邊海域的氣溫比平均氣溫高出1至2攝氏度,這可能減緩了海冰形成。
這個冬季,北極大部分地區海冰面積持續較低,只有東格陵蘭海的海冰面積接近平均水平。圣勞倫斯灣幾乎沒有結冰,鄂霍次克海的海冰范圍大大低于平均水平。白令海的海冰面積在整個冬季的大部分時間處于較低水平,但從2月下旬到3月下旬增長,使該地區海冰面積接近平均水平,為3月份北極海冰總面積增加做出“主要貢獻”。
加拿大馬尼托巴大學地球觀測科學中心教授朱利恩·斯特羅夫告訴美聯社記者:“北極圈上空冬季大氣變暖肯定會影響大范圍的天氣模式,影響處于北極之外的我們。”
國家冰雪數據研究中心說,22日測得的北極海冰面積峰值為初步測量結果,不排除3月末出現海冰面積隨著天氣變化有所增加的情況。有關2024年至2025年冬季海冰面積情況的全面分析將在4月初發布。(歐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