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3月28日,在國家知識產權局例行發布會上,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表示,加強專利轉化運用,對于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促進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以來,國家知識產權局聯合有關部門合力攻堅,破解難點,打通堵點,打造亮點,專利轉化運用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王培章介紹道,從專利質量上看,截至去年底,我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件,提前實現國家“十四五”規劃預期目標。戰略性新興產業有效發明專利量達到134.9萬件,同比增長15.7%。高校和科研機構新增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占比提高到70.4%。從轉化效益上看,去年,全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次數達到61.3萬次,同比增長29.9%;其中高校和科研機構專利轉讓許可備案次數達到7.6萬次,同比增長39.1%,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王培章說,今年是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的決勝之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將堅持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相結合,持續深入推進各項目標任務高標準完成,更好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繼續下大力氣盤活存量、做優增量。持續組織開展新增專利的盤點工作,不斷擴充專利轉化資源庫。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支撐產業鏈重點企業加強與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的協同創新,培育高價值專利組合。強化財政資助科研項目形成專利的聲明制度,對相關專利開展跟蹤監測,促進提升專利產出的質量和效益。
二是實現專利申請轉化的良性循環。健全轉化運用情況向專利申請端傳導反饋機制,根據后端轉化效果改進前端申請和審查政策,研究對轉化運用較快的領域建立快速審查“綠色通道”,對轉化率高的專利申請人給予優先審查等激勵政策。
三是有針對性地精準匹配優質資源。在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探索運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對專利轉化運用情況進行深度分析,提高供需匹配精度和轉移轉化效率。重點關注高校和科研機構“自評”與企業評價均認為價值較高的專利,提升轉化對接的精準性,助力快速轉化。
四是打造專利轉化運用良好生態。分批遴選發布優秀案例,提煉和推廣專利轉化運用的有益經驗。有效發揮知識產權強鏈增效作用,完善協同機制,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公共服務機構、轉移轉化機構、專利代理機構、投融資機構等作用,健全服務體系,打造專利轉化運用生態圈。
(國家知識產權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