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3月15日,北京海淀區市場監管局在清河萬象匯舉辦“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主題宣傳活動。現場發布大型商業綜合體“預付費協同治理十條”新舉措(以下簡稱十條舉措),并為試點商圈授牌。
近年來,預付費企業“跑路”“爆雷”事件頻發,讓不少消費者蒙受經濟損失。《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預付式消費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明確了預付式消費糾紛中經營者存在過錯時,商場作為場地出租者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北京市海淀區有21個大型商業綜合體,入駐的預付費經營主體占全區總數的49%,成為海淀區預付式消費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3·15”,海淀區以人民群眾反映集中的“卷款跑路”“霸王條款”、收款不退等預付式消費問題為導向,針對商圈消費場景創新推出“十條舉措”,強化預付費企業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風險防控與多層級協同治理。
“十條舉措”體現鮮明的信用治理和群眾監督思路,要求商戶實時公示預付資金存管狀態,商圈對發卡商戶集中分類公示,確保消費者知情權。同時明確商圈與監管部門交互治理的精細化方案,例如商圈管理方開展高頻次巡查,動態監測商戶經營異常情況;建立24小時客訴響應機制,限時處理消費糾紛;要求商戶退租前停辦預付卡業務,避免“人去樓空”風險。商圈與監管部門進行風險信息共享,確保問題閉環治理。
萬象匯、萬達、大悅城、翠微百貨旗下商圈,均在此次海淀區“十條舉措”的試點范圍內。作為首個落地試點的商圈,清河萬象匯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各個監管部門的指導下,我們率先落地‘十條舉措’,對入駐的預付費商戶建立比較完善的管理機制,為消費者營造一個安全放心的商圈消費環境,也對自己的主體責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認知。”
隨后,五棵松萬達、西三旗萬象匯、西北旺萬象匯、翠微百貨和海淀大悅城五大商圈也將啟動“十條舉措試點單位”。
(海淀區市場監管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