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金 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近日,甘肅省人民政府印發《甘肅省打造全國區域性科技創新及轉化基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為打造全國區域性科技創新及轉化基地列出了“任務書”,以科技創新支撐高質量發展為主線,加快建設科技創新“五大高地”,暢通成果轉化“四大通道”,全力打造全國區域性科技創新及轉化基地,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甘肅力量。
打造五大“高地”,筑牢創新底座
《方案》提出,要奮力建設西部地區重要的創新策源高地、具有競爭力的特色產業創新高地、具有引領力的創新主體匯聚高地、具有吸引力的人才聚集高地和具有影響力的開放創新高地。
2025年伊始,甘肅重大成果不斷涌現,科技創新事業迎來開門紅。
蘭州石化公司一張記錄著109項“冠軍”的清單刷新中國石化工業的輝煌歷史。“年產120萬噸乙烯改造”項目被寫入甘肅省政府工作報告,承擔聚焦煉化業務從燃料型向化工產品和有機材料型轉化的重大責任。項目下游延伸將形成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西北地區產業升級的“烯”望工程。
金昌有色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演繹了產業鏈創新的乘法效應。從鎳鈷開采到新能源電池,從航天鈦材到氫能儲運裝備,通過“鏈長制”推動64家鏈上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將原材料優勢轉化為19個細分領域的冠軍產品,2024年集群產值突破800億元。
隴原科技力量鑄就抗癌“國之重器”。蘭州重離子加速器國家實驗室研發的我國首臺國產醫用重離子加速器治療裝置,目前已實現臨床應用,成功治療了1000多例腫瘤患者。目前,蘭州泰基的離子治療裝置已經啟動的項目有12臺。其中已獲批注冊的有5臺,7臺正在建設中。
構建人才發展雁陣格局,蘭州新區靶向引進高端人才,搭建專家工作站、人才項目、科技成果供需對接會等引才載體,柔性引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的知名教授、專家學者130名。
健全“人才飛地”“揭榜掛帥”等招才引智機制,位于蘭白兩區的博睿重裝、海亮新材料等重點企業與31名院士開展產學研合作,2600馬力單電機、雙電機五缸泥漿泵樣機等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暢通四大“通道”,為成果轉化保駕護航
科技創新非“獨奏”,而是“交響樂”,《方案》緊盯“最后一公里”之難題,為科技成果轉化裝上政策、市場、金融和服務的“羽翼”,為成果轉化架橋鋪路,疏堵解難。
讓政策做成果轉化的最強后盾。《方案》優化了省級科技計劃組織形式,按“一項目一方案”編制實施方案,組織戰略科學家領銜開展項目研究;“三項清單”讓成果轉化的市場通道更加“絲滑”。《方案》提出建立在研重點項目、科研成果和擬轉化項目“三項清單”,讓科研成果和落地轉化之間沒有“中間商”;加大金融支持,開展多元化融資擔保模式,“擔保+投資”讓企業沒有后顧之憂;打響“服務牌”,在關鍵產業領域建設以成果轉化為導向的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一攬子”服務。
“力爭2025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2%,到2030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5%,高水平建成全國區域性科技創新及轉化基地。”《方案》為甘肅科技創新發展和成果落地轉化勾勒出清晰且宏偉的藍圖,也定下了任務書。站在新起點,甘肅的創新版圖不斷延展,西部省份創新突圍的壯闊圖景正在隴原大地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