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韋秋瑩
“2024年,廣西轄區水上交通安全形勢持續平穩,水上交通事故、死亡失蹤人數、沉船艘數、直接經濟損失等4項指標,同比分別下降73.3%、80%、33.3%、66.5%?!?月26日,廣西海事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日斌在“強化海事服務保障,助力廣西向海經濟高質量發展”新聞發布會上介紹。
據悉,2024年,廣西轄區水運呈現平穩增長態勢。船舶進出港達339.59萬艘次,貨物吞吐量達8.47億噸,北部灣港集裝箱吞吐量更是高達901.5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6.68%、12%和14%。其中,欽州港貨物吞吐量超過2億噸,梧州港則突破1億噸大關。在水上應急搜救方面,成效尤為顯著:各級搜救中心共組織搜救行動110次,成功救助遇險船舶122艘次、遇險人員561人次,人命救助成功率高達96.97%。
廣西海事局致力于服務地方重大戰略,針對轄區業務特點,專注于監管、服務和應急,以問題為中心,重視實際需求,拓展一體化場景。
推動北部灣一體化應用擴展至廣西西江干線。廣西已整合12座船閘數據,通過海事通APP提供船閘狀態、待閘船舶和排隊信息,增強港航服務功能。同時,促進交通運輸廳加速西江干線電子航道圖的建設,實現西江電子航道圖的統一。
為加快補點建設,廣西強化了CCTV視頻監控點的建設,實現了對危險品碼頭、客運碼頭、橋區通航水域及沿海主要港口航道和重點區域的全面覆蓋。
推進數據融合,擴展一體化范圍。在廣西、海南、湛江地區,VTS系統數據融合得到加強,北部灣和西江干線建立了7個無人機巡航基站,提升了水上監管的感知能力。
針對平陸運河建設,廣西利用全國水工監管系統,錄入了42個建設標段、260多艘施工船和730名施工人員的信息,以實現對建設施工期的信息化管理,保障作業安全和有序。
科技提升商漁船碰撞風險管理。廣西沿海分支局對轄區商漁船碰撞風險進行分析研判?;?個已公布的高風險區,新增3個商漁船碰撞警示區和5個漁船避捕區,覆蓋4條主要航道和6個繁忙水域,有效降低商漁船碰撞風險。
(科技日報記者 韋秋瑩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