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華凌
2月11日,記者從北京市朝陽區科信局獲悉,目前,朝陽區存續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首次突破1000家,達到1119家,成為北京市第二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突破千家的城區,數量位居全市第二。這標志著朝陽區在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推動產業升級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產業集聚度高、創新意識強、研發投入大,是朝陽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特征。”朝陽區科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這1000余家企業中,超過600家企業聚焦于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和數字安全等重點產業領域,初步形成產業集聚優勢和產業生態體系。在創新能力方面,朝陽區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平均每家持有I類知識產權11件、Ⅱ類知識產權38件。2024年1—11月,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研發費用同比增長22.8%,為企業持續創新筑牢根基。
近年來,朝陽區積極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一流營商環境。該區精準聚焦企業發展難題,出臺“中小企業梯度培育若干措施”,為專精特新企業提供梯度資質獎勵、貸款融資補貼、研發創新獎勵等資金支持,以及全要素企業服務,助力企業輕裝上陣。
聚焦企業融資慢、融資難的問題,朝陽區強化金融資源統籌,打造科技金融服務矩陣一體兩翼體系。該體系既包括以財政出資的政府引導基金體系,也涵蓋銀行、證券、保險、擔保等各類金融機構的金融服務體系,為朝陽區科創企業提供一個全生命周期、全金融鏈條、專注重點行業領域的多維度金融服務矩陣。目前,朝陽區選定首批8個特色產業園區及綜合性園區作為金融服務矩陣首期應用示范對象,通過對接38家金融機構組成8大金融服務團隊入駐園區,為企業提供超過70個金融產品,以及“可比可選”的差異化、特色化金融服務。
圍繞企業科技成果轉化,朝陽區持續深化與北工大、北理工、中科大等重點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科創園區,謀劃打造數智生命融合創新中心、醫工交叉轉化基地,聯合北京電控等鏈主企業、科研機構布局建設概念驗證、共性技術等專業服務平臺,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源頭活水。
(北京朝陽區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