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夏凡 周思同
近日,科技日報記者乘坐觀光車,穿過長長的隧道,來到甬舟鐵路金塘海底隧道舟山側掘進現場。管片拼裝機的聲音震耳欲聾,施工工人正在“穿針引線”,把相鄰的管片拼接在一起。
金塘海底隧道是我國最長海底高鐵隧道,西起浙江寧波市北侖區,東至舟山市金塘鎮,全長16.18公里,是甬舟鐵路控制性工程。舟山段隧道的“定海號”盾構機——這條直徑14.57米的海下“蛟龍”,正以日均8環的速度向海洋進發。
針對隧道施工的諸多難點,施工團隊開展了多項創新。中鐵十一局甬舟鐵路項目副書記周俊告訴記者,金塘海底隧道的工程難點之一是管片上浮控制。“由于地層中含水量較豐富,管片脫出盾尾后會出現上浮,上浮量過大會影響隧道后期質量安全。”為此,施工團隊采用多層次注漿體系技術,并檢測注漿密實度,防止管片上浮。
金塘海底隧道全長6270米,其中有5332米為軟土地層。“為破解掘進期間刀盤結泥餅的難題,我們在盾構機設計階段,有意識提高了刀盤整體開口率,設置了冷卻水循環系統和刀盤沖刷系統,并根據實際地層情況選擇合適的掘進模式。”中鐵十一局甬舟鐵路三工區工程技術部部長呂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