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2月6日,東莞市高質量發展大會召開。會議聚焦沖刺全年經濟發展目標任務,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合力,扎實推動東莞高質量發展,切實以更加厚實的硬實力擔負好經濟挑大梁的重任。
東莞市委書記韋皓強調,要抓住制造業這個“牛鼻子”,持續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大力挖掘新興產業動能,激發科技創新第一動力,高標準建設產業綜合載體,盯牢穩住經濟增長基本盤。
記者從會上獲悉,東莞將扎實推動“3+3”產業科技創新工程,集中精力抓好源頭創新、技術創新和成果轉化三大重點任務,力爭全市研發投入強度保持在4%左右,全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達10400家,卓越工程師在培人數達800名,為東莞擔負好經濟挑大梁重任提供科技硬支撐。
在重大平臺賦能產業發展上,東莞將建好用好“超級平臺”,支持散裂中子源實施大科學裝置服務產業發展專項,重點推進BNCT項目硼藥研發以及醫用同位素制備等核醫學產業項目落地;以先進阿秒激光建設為契機,打造光子產業集群;高標準推動中國科學院東莞材料科學與技術研究所籌建。
在重點產業鏈關鍵技術攻關上,東莞將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牽引產業鏈和高校院所開展“鏈條式”技術集成攻關。同時,推動省市聯動共建人工智能創新聯合體,聚焦“AI+智能終端”和“AI+智能制造”兩大主題,拓寬大小模型協同的應用場景,力爭2025年完成工業邊端智算網絡節點不少于3000個,構建形成行業應用小模型不少于50個。
在中試平臺成果轉化應用上,東莞將聚焦全市“8+8+4”產業體系,打造30家具有產業影響力的中試驗證平臺,推動“創新聯合體+中試平臺”同步部署,加快構建集概念驗證、實驗室研發、中試驗證、產業化應用等于一體的全鏈條中試服務體系。
東莞市委副書記、市長呂成蹊表示,要主動適應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善于擁抱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賦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