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近日,江西省名特優水產品產業技術體系深入萍鄉市,對當地的稻魚螺綜合種養殖與螺加工產業展開調研,助力螺螄產業發展。
專家團對上栗縣三十六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稻魚螺綜合種養模式進行調研,體系專家為基地引入了先進的生態養殖技術,優化了稻田的生態環境,開展水稻、魚類、螺螄的共生共養,實現了“一田多用、一田三收”。體系成功幫助上栗縣6個鄉鎮16個村打造稻魚螺種養基地16個,試驗示范面積1500余畝,這種綠色、高效的綜合種養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還增加了單位面積的經濟效益,為當地農戶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增收。
隨后,專家團來到江西三螺食品有限公司,針對螺加工產業中存在的螺廢棄物問題進行指導。螺廢棄物若處理不當,不僅會造成環境污染,還會浪費資源。針對這一問題,專家們不僅提出了采用生物轉化技術的創新解決方案,還親自進行了現場采樣。
采樣過程中,專家們收集了不同環節的螺廢棄物樣本,包括螺殼以及加工過程中產生的其他副產品。這些樣本將被帶回實驗室進行成分分析、微生物活性評估以及潛在價值挖掘等多方面的研究。相關科學分析,旨在為企業實現螺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減少環境壓力。
近年來,上栗縣順應市場消費新需求、新業態、新場景,通過強化政策扶持引領,構建起“產加銷相銜接、貿工農相融合”的田螺全產業鏈。
目前,上栗縣的田螺產業發展態勢良好,全縣擁有十余家田螺食品加工企業和170余家田螺夜宵店。其中,三螺、鼎弘、楚王、宏冠等一批優質企業脫穎而出,產值近億元。這些企業的成功,不僅帶動了當地經濟發展,還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記者了解到,江西省名特優水產品產業技術體系的系列工作為江西省螺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江西省名特優水產品產業技術體系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