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1月23日,重慶市經濟信息委會同重慶市財政局召開發布會,制定推出了35條真金白銀的“硬核舉措”,支持制造業穩增長促轉型提能級。
據了解,制造業是拉動重慶市經濟增長的“火車頭”,貢獻了該市25%左右的地區生產總值、30%左右的稅收。此次推出的35條“硬核舉措”緊扣支持培育壯大產業集群、支持企業智改數轉綠色化提升、支持優質企業梯度培育、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支持企業人才引育和持續做好企業服務“六大板塊”。
在支持培育壯大“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上,重慶提出了8條政策措施,包括支持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提檔升級,支持具身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支持先進材料領域重點項目建設,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保費補貼,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研制生產獎勵,市級首版次軟件產品獎勵,重點軟件企業獎勵,支持醫藥工業企業新產品培育等政策。
在支持企業智改數轉綠色化提升上,重慶提出了9條的政策措施。重慶將支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賦能中心等創新載體建設,支持食品及農產品加工行業和輕紡行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支持產業大腦和未來工廠項目建設,支持“卓越級智能工廠”“未來工廠”“燈塔工廠”建設,支持電力和鋼鐵等重點行業節能降碳技術改造,支持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資源化利用,支持國家級綠色園區建設,落地落實“技改專項貸”政策,支持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等政策。
支持優質企業梯度培育上,重慶推出了5條的政策措施,包括支持新建工業企業投產達效放量,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能力提升項目,支持單項冠軍企業發展,給予獨角獸企業融資獎勵,支持設計服務市場壯大,支持打造中小企業生態家園等政策。
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重慶推出了8條政策措施。包括支持建設產業創新綜合體,支持中試平臺建設運營,支持市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國家級制造業創新中心建設,支持企業牽頭制定標準,支持企業推出重大產業技術創新產品,支持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攻關關鍵核心技術,支持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支持打造未來產業標志性產品等政策。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出臺的政策時效性較強,突出“真金白銀”的硬核支持。第一批申報時間為2月10日至3月10日,計劃在上半年兌現各項政策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