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龍躍梅 通訊員 張立希
1月16日,廣東省內首個以恐龍為主題的服務區——龍紫高速黃村服務區完成升級改造,在春運期間正式開門迎客。首個高速公路與河源市博物館合作共建的恐龍文化專題展廳在服務區內同日開展。
恐龍科普展館、恐龍主題休息區、恐龍骨架恐龍蛋復制品、1∶1仿真恐龍模型、恐龍腳印模型……走進黃村服務區,仿佛來到“侏羅紀公園”。黃村服務區地處素有“中華恐龍之鄉”美譽的河源,當地擁有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恐龍腳印化石“三位一體”恐龍遺跡資源。
該服務區2020年初與龍紫高速主線同步開通,2024年11月啟動提質升級改造工程。建設者結合地方文旅發展的實際需求,將恐龍主題公園的設計思路融入服務區各項服務功能,在宣傳展示特色旅游資源、助力河源恐龍地質遺跡資源再“出圈”的同時,為廣大司乘群眾提供更加有趣、奇幻的服務體驗。
進入服務區,映入眼簾的便是巨大的恐龍模型和模擬溶洞地質結構的服務樓建筑外立面,服務樓從外觀到內部裝飾,恐龍元素無處不在,呈現出恐龍“主題樂園”的整體設計風格。現場可以看到,不少帶著小朋友的游客被各種恐龍模型、各類帶有恐龍主題或風格設計的設施吸引,紛紛在此“打卡”留影。
進入服務樓,樓內的“遠古河源 恐龍故鄉”專題展區設置恐龍蛋化石復制品展柜、恐龍骨架化石復制品展區、“與龍共舞”恐龍知識科普展區等多個展區,旅客來到服務區,還可以結合數字化多媒體、恐龍遺跡文創產品等,了解恐龍科普知識和恐龍遺跡文旅資源。
臨近春節,服務區現場還組織了以“清澈的愛 一路相伴”為主題的青年志愿服務活動,設置助農展銷專區,推廣河源當地特色名優農產品。
“我們希望通過用好‘恐龍資源’,給旅客帶來不一樣的服務體驗,同時用好服務區平臺,讓其成為展示地方特色文旅的交通名片。”龍紫高速總工程師黎景光介紹,高速公路服務區是地方文化、旅游資源、特色農產品對外展銷的重要窗口,此次改造是項目推動“交農文旅商”深度融合、打通路地資源共享發展的一次積極嘗試。
據介紹,龍紫高速麻布崗服務區、鶴市服務區也于近日完成微改造,各服務區除了完成服務設施的升級更新,還配備了多功能掃地機、洗地機、自動點位巡查等自動化設備,以進一步提升場區的智能化管理水平。
(廣東交通集團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