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成縣有著悠久的核桃種植歷史和龐大的種植規模,近年來,按照“規模化發展、品種化栽培、園藝化管理、產業化經營”總體思路,通過建強基地、繁良種、延鏈條、拓市場,核桃產業全鏈條得到突破性發展,在產業發展助推鄉村振興上探索走出了新路。
成縣核桃有哪些優勢?
成縣位于甘肅省東南部秦嶺山脈西南端丘陵河谷地帶,素有“隴右糧倉”“隴上小江南”之稱,濕潤的氣候環境和獨特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了優質的成縣核桃,是國家首批命名的“中國核桃之鄉”。
近年來,成縣突出核桃產業提質增效,培育申報省級核桃新良種5個,國家核桃新品種7個,完成核桃品種改良850多萬株,使全縣核桃良種率達85%以上,提高了成縣核桃的優質果品率。2024年核桃堅果產量達4.66萬噸,產值5.59億元,帶動群眾人均增收將達到2780元,核桃樹成為農民增收的“搖錢樹”。
成縣核桃產業鏈如何發展?
圍繞核桃全產業鏈發展,成縣建立了核桃品種示范園、采穗園,每年通過聘請國內知名核桃專家和本土鄉土人才舉辦核桃科技講座、現場開展核桃樹綜合管護培訓,提高了核桃科技管護水平。
圍繞核桃產業鏈發展,建成核桃仁深加工企業7家,開發出核桃油、核桃休閑食品、核桃粉等核桃系列產品7大類20多種,建成物流倉儲企業20家、電商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60多家,形成倉儲物流電商營銷體系和“企業+電商+合作社”的營銷體系,實現從賣核桃到賣核桃系列產品的多元化發展格局。
成縣核桃產業在品牌建設上做出哪些努力?
成縣核桃栽種面積達到51萬畝1100多萬株,是全縣種植面積最大,受益人口最多的農業特色產業,先后獲得了“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等七張國家級名片。2023年成縣核桃成功注冊歐盟商標,已出口俄羅斯、日本、巴基斯坦、印度等10多個國家,讓成縣核桃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成縣縣委副書記、縣長趙彥凱表示,成縣緊扣農業優先型、工業主導型發展定位,立足成縣核桃的規模、品種、品質、科技優勢,以補鏈、延鏈、強鏈為重點,優化產業結構、強化基地管理、推廣先進技術、配套完善設施、創建特色品牌,不斷在農業擴能、工業提質和消費擴面上下功夫、求突破,基本形成了核桃良種繁育、核桃綠色標準化栽培、精深加工、倉儲物流、品牌建設和市場營銷體系,實現了核桃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潮涌千帆競,奮楫正當時。承載著生態產業、綠色富民的希望,“成縣核桃”必將以它獨特的魅力,走向全國、走出國門,為建設幸福美好新成縣作出更大的貢獻。
(科技日報記者 頡滿斌 通訊員 劉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