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繼發 長沙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
長沙堅定不移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以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建設為引領,加快探索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的長沙路徑,奮力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一是精準聚焦“關鍵區域”,加快建設一流研發集聚區。當前,長沙正加快建設以湘江科學城為核心的“一城一區三基地”研發集聚區,推動平臺、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加速匯聚,打造科創引領區;積極推動湘江科學中心、大澤湖·海歸小鎮研發中心、松雅湖未來科技城等一批重大載體建設,形成與一流研發集聚區相匹配的科研硬實力。下一步,長沙將著力發揮科教產業優勢和高水平基礎教育、高水平基礎醫療、低房價“兩高一低”區域特色優勢,堅持功能布局基于全球、研發任務源自全球、研發資源來自全球、研發成果用于全球“四個全球”戰略,積極培育引進世界財富500強、中國企業500強和民營企業500強“三類500強”企業研發中心,全面夯實產業創新發展根基。長沙將持續完善研發集聚區建設和管理機制,實施科研單位“騰籠換鳥”工程,將有發展和擴張需求的研究院、創新院等加速布局到集聚區,推動新建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重大科創平臺等落地,提升科技要素集中度。
二是牢牢扭住“關鍵主體”,推動產學研金融通創新。長沙加快構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梯隊,實現研發投入、科技成果、創新平臺、科技項目70%以上來自或布局于企業,科創資源加速流向企業,有力助推產業創新升級。下一步,長沙將重點聚焦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壯大,持續強化企業在產學研金深度融合中的主導權,賦予企業在基礎研究、技術中試、成果轉化、資源配置等方面更大決策權,持續加大各類創新資源向企業集聚力度,實現企業研發投入和研發能力雙提升,加快培育一批具有戰略引領力的科技領軍企業。圍繞高水平成果供給、高效率轉化承接,完善“長沙市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創新發展聯盟”同企業對接機制,構建校、企、地“三位一體”創新發展共同體。深化科技成果轉化評價、賦權改革,探索實施“先研后股”“先用后付”等成果轉化新模式,支持企業建立成果中試基地、應用場景、概念驗證中心等成果轉化服務平臺,加大政府對創新產品的應用支持力度,推動一批先進成果在企業轉移轉化。完善創新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管理機制,探索創新研究院利用成果轉化收益開辦企業、設立基金路徑,暢通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新機制。
三是打好攻關“關鍵戰役”,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長沙聚焦國家所需、發揮長沙所能,圍繞“4433”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力實施“揭榜掛帥”等技術攻關新模式,攻克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有力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提升產業關鍵領域核心競爭力。下一步,長沙將深入推進關鍵技術攻關體系再造,加快編制產業技術創新圖譜,支持以創新聯合體為重點的“大兵團式”聯合攻關,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優化完善“揭榜掛帥”“賽馬制”等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型科研組織模式和資源配置方式,在基礎研究、技術研發、產業應用、政策保障等方面系統部署,不斷增強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內生動力。重點聚焦未來智能、未來健康、未來能源和未來材料等領域,依托長沙科教資源優勢,強化量子技術、合成生物、氫能源、柔性電子材料及極端材料等方面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趨勢研判,推動在一批細分領域遴選發現一批“根技術”,加快形成未來產業創新鏈、產業鏈,實現“換道超車”。
四是用好改革“關鍵一招”,構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長沙早在2021年就成立市委牽頭的科技創新委員會,并于近期組建了市委科技委員會。以建設全球研發中心為契機,長沙正加快融入全球創新網絡。下一步,長沙將著力發揮科技委員會的作用,強化科技規劃、政策、資源、項目等方面統籌,全力爭創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推動在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發展、國際化科創環境營造、科技引領產業發展等方面探索一批可復制、可示范的改革舉措,為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提供“長沙樣本”。深化科技金融賦能,加快構建與科技規律相適應的科創產業基金體系,進一步完善基金管理運營及對科技創新類項目的容錯容虧機制,推動金融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為科技型企業茁壯成長澆灌金融“活水”。持續加強國際合作,加大國際組織、高水平科研機構及人才等方面引進力度,發揮長沙市全球研發中心城市國際咨詢委員會作用,深化民間國際科技交流,鏈接更多國際先進資源,提升長沙全球科創資源配置能力。著力營造全社會“鼓勵探索、寬容失敗”的優良環境,秉承“把最好的地塊留給科研機構,把最好的風景留給科研人員,把最好的服務留給科創企業”理念,讓科技創新成為長沙的“最亮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