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彭競蘭
11月28日下午,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湖南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位于郴州市的湖南生平米業股份有限公司。雖然已是冬季,但在公司門口的糧食收購點,前來售糧的車輛依然絡繹不絕。值得一提的是,從車輛進場、過秤,再到質檢等環節,都是無人值守。
“這要歸功于我們自主研發的無人值守智能采購系統,目的是實現原糧采購的智能化、高效化與數據化。”在生平米業原糧采購部,生平米業副總經理何其龍詳細講解了無人值守智能采購系統的運作流程,“當車輛經過第一個閘門時,系統會自動識別車牌號并自動創建訂單。經過質檢人員的隨機抽檢后,系統會引導車輛完成稱毛重和去皮重的流程。整個過程中,系統通過聲音和閘門指示司機操作,確保流程的順暢與準確。在結算環節,系統會根據質檢數據和卸貨方式等信息,自動計算出原糧的結算重量和金額,并智能地關聯上供應商信息,完成采購業務流程。”
在旺季10月份,該系統展現出強大的處理能力,日均處理約2000噸原糧,涉及110多車訂單。而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僅需2名檢驗人員、1名結算人員和3名倉管人員即可完成。
除了無人值守智能采購系統,生平米業還投資1.47億元,打造了一座年加工稻谷能力達30萬噸的5G智能車間。
生平米業辦公室主任尹薷狺介紹,中控室是這座五層樓高的5G智能車間的“大腦”,技術人員只需坐在中控室,就可全程監控生產線的運行情況,實時統計生產數據,及時發現并處理故障,極大降低了人力成本。
(科技日報記者 張強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