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彭競蘭 張強
11月27日,科技日報記者跟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湖南主題采訪團,走進位于衡陽市衡南縣云集街道普賢村集體經濟合作社的油茶種植基地。
茶油,被譽為“東方橄欖油”,是中國最古老的木本食用植物油之一。衡南縣作為百萬人口的農業大縣,是全國油茶產業發展重點縣,也是湖南省“油茶大縣”,自古以來就有種油茶、榨茶油的傳統。
普賢村以長約5.6公里的“產業路”為紐帶,串起油茶種植區、藥材種植區、枇杷種植區和湘蓮種植區等11個功能分區,并通過“龍頭企業+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戶”模式,以點帶面推動村民房前屋后種植油茶,引領村民自主打造好自己的微型油茶莊園,從而形成“微莊園”“微果園”“微菜園”。目前,全村約有130個微型莊園。
“3年苗,5年果。油茶樹從一粒種子到枝頭掛滿果子,最少需要8年時間。”普賢村黨支部書記介紹,如今村里成功發展油茶產業5000余畝,還實現林下套種藥材1000余畝,枇杷+蔬菜基地也初見成效。同時,該村“油茶+藥材”“枇杷+蔬菜”產業融合發展邁入“快車道”,帶動村民穩崗就業,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30萬元。
(科技日報記者 彭競蘭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