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蘊
“西寧市湟中區‘科技特派員’002號工作站8名科技特派員,全年累計服務272天、技術指導73次、培訓人員132人次、申報青海省重點研發與轉化項目1項,有效提升了企業經濟效益和科技含量,對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11月7日,青海省西寧市湟中區發展和改革局科技室主任鞏文對湟中區“科技特派員”002號工作站給予了年度考核評價。
讓農業實用技術“用得著”,讓科技人員“留得住”,讓農業新技術在田間地頭“推得開”。高原冷涼蔬菜產業正酣,一顆顆小草莓正托起千萬元“大產業”,以湟中區“科技特派員”002號工作站為例,科技特派員“組團下沉”服務企業。
11月11日,湟中區“科技特派員”002號工作站站長靳有才向記者介紹,通過一年的扎實工作,8名科技特派員與企業建立了緊密合作關系,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參與到企業生產管理各環節。在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的推動下,兩家企業進一步發揮企業社會責任,青海卡約初禾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雇傭當地農戶120人,今年累計發放臨時用工工資360余萬元;青海植健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全職聘用當地村民從事實驗室組培苗接種、撫育、擴繁等技術性工作,累計發放人工工資53萬元,年產原種苗草莓200萬株,生產苗1000萬株,公司已成長為全國最大的草莓脫毒苗生產基地之一。
據了解,接下來,湟中區“科技特派員”002號工作站將發揮科技特派員的專業特長,以“西寧草莓”“西寧冷涼蔬菜種植”為著力點,加大科技投入和技術含量,做好“產-學-研”合作,助力企業發展,共謀發展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