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魏依晨 通訊員 劉光亮 周偉翔
11月2日,贛東學院民族村科技特派團赴江西省崇仁縣桃源鄉王沙塘畬族村開展科技服務活動。此次活動重點推廣綠色生態水稻種植實用技術,促進民族村產業發展升級和農民增收,打造畬族村生態特色品牌。
活動中,贛東學院舉行了“贛東學院民族村農業科技服務站”和“贛東學院社會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充分發揮高校科研人才優勢,推動科技、產業和實踐育人深度融合,助力鄉村振興。
“這里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空氣濕潤且晝夜溫差較大,適合種優質稻‘贛香占1號’和特種稻‘九谷1號’,但還是要科學綠色生態種植,特別要注重施肥整田、肥水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撫州市高級農藝師饒建輝在傳授給農戶生態水稻種植和管理技術后,深入田間地頭,對村民現場提出的問題進行了答疑解惑。
自獲批江西省民族村科技特派團以來,贛東學院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深入撫州市畬族村落,將傳統智慧與現代科技相融合,開展有針對性的科技知識傳授,受到當地村民好評。
在科技特派團的幫助下,畬族村的村民們對打造綠色生態特色品牌增強了信心。據了解,該村明年將繼續發揮畬族民族文化優勢,與贛東學院民族村科技特派團合作,利用100畝土地發展優質稻和特種稻種植。
(堯銘薏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