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陳曦
“走,遛勸業場去。”這曾經是天津市民最喜愛的消遣娛樂方式。始建于1928年的天津勸業場,承載了一代代天津市民的記憶與鄉情。歷經近百年潮起潮落,當年“最潮社交場”,如今依然是天津地標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國百貨店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為了讓這座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煥發新活力,10月16日,天津勸業場大樓保護修繕工程正式啟動。該項目將結合現代技術手段和材料,力求在保持建筑原始風貌的基礎上,恢復其歷史韻味,將豐富的文化遺產傳承下去。
恢復歷史韻味
“不到勸業場,枉來天津衛。”一句話道出當年勸業場到底有多火。
勸業場集“購物+餐飲、娛樂、休閑”于一體,在百年前便打造出如今最流行的業態——“商業綜合體”,享有“城中之城,市中之市”的美譽。
如今來到天津勸業場,遠看建筑的六角形塔座、圓形塔身和穹隆式塔頂,近觀精致的雕花、門廊、拱柱,依然能感受到當年的繁華盛景。
勸業場老板高星橋當年斥資1萬兩白銀,高價聘請法國設計師穆勒,以法式折衷主義風格,設計了天津勸業場的藍圖。整個建筑融合了西方建筑元素與中國傳統特色,精雕細刻、美不勝收。
更令人嘆為觀止的是,勸業場不僅審美在線,建筑技術也采用了當時比較先進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
“這種結構能為建筑提供更大的空間跨度和更好的耐久性,不僅可以更好地適應商場的多功能需求,也使建筑物更加穩固,為勸業場沿用至今打下良好的基礎。”項目總負責人、天津大學建筑設計規劃研究總院文化遺產保護分院總工程師代亮說。
勸業場也因此入選“首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名錄。
不過,經過近一個世紀的歲月洗禮,勸業場也呈現“老態”。建筑結構老化、設施陳舊,不僅影響其安全性,也制約了新業態的迭代升級。
“此次項目通過專業的修繕來保證其安全性,延長使用壽命。”修繕項目部負責人、天津津融不動產運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季迎欣介紹,項目同時還將對中庭、外檐、屋頂花園等重要空間進行復原,力求在保持建筑原始風貌的基礎上,恢復其歷史韻味,重現“最潮社交場”的歷史景象。
提升使用功能
“從愛惜城市歷史文化遺產的角度出發,此次修繕工程把文明傳承、文化延續與創新置于核心地位,始終遵循著‘保護為主、修舊如舊’的原則。”季迎欣說,通過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不僅可確保勸業場建筑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得到全面提升,還能提高功能性和使用效率。
“修舊如舊”需要更加了解建筑的構造,為此項目團隊前期進行了大量的測量評估工作。
“在建筑結構安全性評估上,為了不破壞建筑,我們使用了鋼筋探測儀和壓力測試機等工具,對建筑的主要部位進行了精確的鋼筋探測和混凝土強度原位檢測。”代亮解釋,這相當于給建筑做了全面的“透視檢查”,以便進行更精細化的加固,確保了修繕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及最小干預性。
為了讓修繕后的勸業場“強筋健骨”,滿足新的使用需求和安全標準,項目團隊采用了高韌性混凝土、碳化混凝土修復等現代加固技術和材料。高韌性混凝土具有高強度、高延性、高韌性和高耐損傷能力,變形能力是普通混凝土的200倍。
項目團隊還計劃在建筑的關鍵部位安裝“健康監測系統”。“該系統能夠自動監測建筑的應力、應變和變形情況,及時發現潛在的安全隱患,為建筑的長期安全運營提供保障。”代亮說。
此外,修繕后的勸業場也引入了現代建筑節能環保理念,對機電系統進行了全面升級,引入高效節能的設備和技術,安裝了磁懸浮冷水機組,鋪設了太陽能光伏,不僅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還降低了建筑的運營成本。
天津津融投資服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孫慧強表示:“修繕后的新勸業場將集天津傳統演藝之精華,在充分發掘天津傳統文化和勸業場歷史的基礎上,量身定制具有‘天津勸業場’特色的多元化演藝作品,重塑天津勸業場作為演藝地標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