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張毅力
硒作為一種礦物元素,它可以增強人體免疫力、抗氧化,被稱為“長壽元素”。
今天,讓我們走進河南省葉縣,聆聽關于“硒”的鄉村振興故事。
葉縣是農業大縣,耕地面積120萬畝。2023年,葉縣和河南省富硒農產品協會簽訂了戰略框架合作協議,提出打造葉縣富硒功能農業暨全國富硒小麥標準化第一縣的目標。
好田如何產好糧?
好田確實不少打糧食,也能產好糧。葉縣田莊鄉的種糧大戶高要廣1000多畝富硒小麥今年再迎豐收,每畝收獲了1300多斤。
種糧大戶高要廣:俺家的小麥比普通麥子每斤貴1毛左右,1畝地能多賺100來塊錢呢。產量再高也不愁賣,咱這相當于訂單農業,加工廠直接把麥子收走了。
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魏進庚:依托境內土壤富含硒元素的功能優勢,同時借助于68萬畝的綠色種植基地,近幾年,葉縣堅持藏糧于技,加緊創建國家級富硒小麥標準化種植示范基地,糧食品質自然水漲船高。
好品如何形成產業鏈?
記者:我身后是葉縣投資4億多元建設的金創富硒小麥產業園,在這里,一粒富硒小麥實現了“身價倍增”。
河南創大面業公司董事長趙勝利:收購價1.5元左右的富硒小麥,加工成面粉每斤賣10元,而富硒掛面每斤能賣到20元,身價翻了10多倍。
從會種地到慧種地
記者:我看到地里裝了不少檢測設備,它們是做什么用的?
種植戶徐中明:以前是老人手把手教我們“會種地”,現在啊,智能檢測設備讓農民“慧種地”。拿著手機不僅能遙控澆水,還能通過APP看蟲情、查墑情。
奏響“數字化”樂章,葉縣為解決“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的問題,早在多年前就堅持“藏糧于技”,目前已建成高標準農田90多萬畝,高標準農田率90%以上。
葉縣副縣長王清政: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圍繞“富硒小麥+”,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堅持“三鏈”同構,加快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為葉縣鄉村振興厚植新“硒”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