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這個字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從男女之情到父母之恩,再到對大自然的熱愛。
近日,芬蘭阿爾托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大腦皮層》雜志上發表的論文揭示了“愛”在大腦中產生的位置以及哪種愛最強烈。研究發現,愛的激活模式源于社會情境,主要位于基底核、前額中線、楔前葉以及后腦勺兩側的顳頂聯合區。不同類型的愛會激活大腦的不同部位。對孩子的愛最能激發強烈的大腦活動,緊隨其后的是浪漫愛情。在想象父母之愛時,大腦紋狀體區域的獎勵系統深處會被激活。研究表明,大腦活動不僅受到與所愛對象親密程度的影響,還受到其是人類、其他物種還是自然的影響。這一發現無疑為我們理解“愛”的本質提供了新的視角。
(科技日報 李忠明 張佳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