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朱虹 李麗云
提起現在和過去的不同,黑龍江省海林市海林鎮模范村村民欒妮妮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現在有奔頭”。 她不僅入股合作社,還負責做菌袋、大棚管護、深加工產品包裝等工作,一年有六七萬元的收入。
“山珍猴頭,海味燕窩”。猴頭菇是中國傳統珍貴食用菌,被列為我國著名的八大山珍之一。在中國人的餐桌上,每兩朵猴頭菇就有一朵來自海林。海林市充分利用位于猴頭菇生長黃金帶的地域優勢,讓小特產猴頭菇成為了助推鄉村振興的大產業。近年來,海林大力發展科技農業,加強與高校、科研院所對接合作,支持鼓勵企業技術創新研發,積極推廣應用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設施,切實以科技賦能農業產業發展。立足猴頭菇特色產業,海林市引進新培育的珊瑚狀猴頭菇,并延長了猴頭菇棚室種植的采收期,攻克夏季不能出菇的難題,打破了原來只有春秋兩季收獲鮮品的瓶頸。
海林市海林鎮模范村是遠近聞名的“蘑菇村”,種植猴頭菇的歷史超過了40年。從“單打獨斗”到“合作經營”,從粗放種植到科學管理,從“原字號”到“新字號”,模范村的變化見證了海林市猴頭菇產業的發展歷程。
近年來,海林市在延長產業鏈方面持續發力,不斷提高產品附加值,先后研發猴頭菇粉、猴頭菇醬、猴頭菇超細微破壁粉、猴頭菇咖啡等20余種系列產品,上線猴頭菇原漿生產線和干粉沖劑(含片)生產線,實現猴頭菇從種得好向賣得好轉變。目前,海林市猴頭菇產品已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建立起猴頭菇銷售網絡,產品銷售到北京、浙江、福建、云南、江西等地。
為做大做強海林猴頭菇產業,海林市委市政府深入實施農業振興計劃,高標準完成《海林猴頭菇產業規劃》編制,加快海林市農業產業科技研發中心暨猴頭菇實驗室建設,強化“海林猴頭菇”國家標準品牌和產業化利用,著力打造海林市新民河猴頭菇產業帶。截至目前,全市猴頭菇栽培總量已發展到1.5億袋,猴頭菇鮮品產量7.5萬噸,海林市有超千萬袋生產規模的猴頭菇專業村3個、猴頭菇標準化示范園區6個,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猴頭菇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