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房琳琳 趙漢斌
自然資源是生存之基、發展之要、民生之本、生態之依。
科技日報記者跟隨2024年“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云南大理,近距離考察備受關注的“洱?!鄙鷳B保護和系統治理情況。
正值暑期尾聲,大理火車站和環洱海周邊酒店內游人如織?!岸I鷳B環境改善獲得了社會的積極反饋。”自然資源部國土整治中心高級工程師陳元鵬對記者說,“這正是國家開展‘山水工程’的意義所在?!?/p>
陳元鵬提到的“山水工程”,是指為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十三五”以來自然資源部、財政部等部門聯合啟動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工程,其先后在全國支持了6批、52個山水工程項目,涉及29個省(區、市)。
這52個山水工程與“三區四帶”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相契合,充分考慮了對長江、黃河、青藏高原等重點流域、重點區域的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同時,對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起到了重要的生態支撐作用。
2022年,“中國山水工程”入選聯合國首批十大“世界生態恢復旗艦項目”,環境署評價指出,“中國山水工程”是全世界最有希望、最具雄心、最鼓舞人心的大尺度生態修復范例之一。
據陳元鵬介紹,在52個山水工程中,涉及云南省2個,一個是撫仙湖山水工程,目前已完工驗收;另一個是目前在建的大理洱海流域山水工程。
據了解,洱海流域山水工程圍繞構建“一屏一帶一核一區多廊”的生態格局,統籌部署林草生態涵養、壩區復合生態系統健康保障等6大類重點工程,系統推進洱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構建“聚點、連線、帶面”的保護修復格局,推動洱海流域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云南省山水工程的實施,為我國高原湖泊的生態保護和系統治理貢獻了重要且獨特的云南智慧和經驗。”陳遠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