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朱彤 梁樂 通訊員 石海 王明軒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八師一四四團地處天山北麓,農田廣布、地廣人稀,為畜牧業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近年來,隨著周邊高速公路、國道及省道相互聯通,一四四團的交通區位優勢更加顯現。
從小規模分散養殖,到規模化集約養殖,一四四團逐漸形成了以生豬養殖為主,奶牛、肉羊、禽類等養殖為輔的“一主多翼”畜牧業發展格局,不斷推動畜牧業由傳統向現代化迭變。
在新疆倫輝食品有限公司的養殖場區,得益于飼養及糞污處理的全自動化,每頭生豬都能在一個舒適的環境里成長。通過全覆蓋、無死角的智能監控系統,管理人員在辦公室就能遠程查看圈舍情況,省時省力。
這家企業每個月生豬出欄量可達3萬頭,超過6成的產品遠銷西藏、四川、甘肅等地。這樣的現代化養殖企業,在一四四團已經達到8家,形成了集生豬飼養、屠宰加工、冷鏈配送為一體的全產業鏈。
在鐘家莊鎮玖牧緣養殖專業合作社,高大的鋼結構牛棚里,從澳大利亞引進的700頭良種奶牛正在休閑覓食。合作社負責人王愛芳介紹,牛場從拌料到投喂,再到圈舍清潔,實現了養殖環節的全程機械化,人工成本降低的同時,養殖效率也明顯提升。
相隔10公里外的鑫康畜牧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當地規模最大的毛驢養殖基地。科學配料和精心飼養,確保了合作社驢肉、驢奶產品的高品質。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銷售方式,系列產品已經在疆內打開銷路。
該合作社理事長姜勇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擴大了養殖規模,又吸收社員50余名,年底計劃為每個社員分紅5萬余元,為群眾增收致富開辟新路子。
一四四團黨委副書記、副政委馬葵陽表示:“我們將以畜牧業發展作為調整農業產業結構的突破口,以‘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養殖基地’的發展模式,打造生豬產業示范基地,打響144團‘1+9’天沐九谷區域品牌,延伸產業鏈,構建現代畜牧業發展格局,促進職工增收和團場經濟振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