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陳汝健
7月25日,盤古光電河北有限公司董事長羅永堂的心情十分激動:當地農商銀行5月中旬受理了公司的信貸業務,不到一周時間授信落地;隨后公司預訂的產品零部件3周到貨,這批產品即將調試完交付客戶。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構建同科技創新相適應的科技金融體制,加強對國家重大科技任務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金融支持,完善長期資本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在河北大地上,各級金融機構正積極創新服務,向科創企業加速集聚金融力量,實現科技與金融的“雙向奔赴”。
智慧精準“畫像”,“看透”科創企業
盤古光電河北有限公司坐落于石家莊鹿泉硅谷產業園內,是一家蓬勃發展的中小型科創企業。談及企業發展壯大的原因,羅永堂直言,這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澆灌。“就拿這次來說,鹿泉農商銀行以股權質押的方式,快速給我們授信200萬元,解了我們的燃眉之急。”他說。
鹿泉農商銀行董事長王軍悌表示:“這是我們圍繞科技、產業與金融的深度融合,探索的一種金融服務模式。”
對于像幼苗一樣成長中的中小型科創企業而言,要想獲得金融“活水”的滋養,僅憑傳統的信用評價體系往往難以獲得所需的信貸支持。針對這一現狀,鹿泉農商銀行打破既有模式,將科創企業的無形資產盤活,并積極打造智慧信貸“體檢”平臺。
如何確保授信既安全又有效?鹿泉農商銀行的回答是:依靠專業的大數據模型。
“我們要成為‘看得透、看得懂’科創企業的‘專家’,才能為企業挖出金融價值。”王軍悌說,他們打造貸后風險監測預警系統,實現了集約式風險管理,有效監控和處置關聯方風險。依靠大數據模型的精準“畫像”,他們更能“看透”科創企業。
從貸前的智能“體檢”到貸后的風險預警,鹿泉農商銀行為科創企業搭建起全流程數字化信貸管理體系,助力企業在創新路上穩步前行。
豐富信貸產品,助力企業融資
“專利貸破解了我們無資產可押貸的難題。”河北子曰機械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楊龍告訴記者。該公司位于鹿泉融智科技園,從事氣體設備研發。今年3月,他們向鹿泉農商銀行質押了3個專利,獲得授信300萬元。
河北農信系統積極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通過專利質押融資的方式,讓“知產”變“資產”。
“我們每年研發投入很大,沒有流動資金就研發不出新產品。”保定一家研發混凝土磚機企業的董事長郭春玲告訴記者,企業缺資金,更缺乏有效的抵質押物,一度面臨發展困境。
“在走訪過程中,我們發現這家企業有很多專利,也有貸款需求。在綜合分析企業創新情況后,我們用4個專利為企業授信了700萬元貸款。”保定農商銀行行長劉冰介紹,該行先后為3家科創企業授信專利貸2100萬元。
在盤活存量、培育增量的過程中,定州市中邦中貿有限公司也受益于專利貸服務。“我們去年承接了一款汽車側門產品項目,當時沒有資金采購鋼板,到了臨近停產狀態。”該公司總經理秋亞倬說,定州農商銀行為他們及時匹配了授信方案,企業產能才得以恢復。
在定州農商銀行董事長康世勇看來,專利貸是一張能讓銀行看得懂的“科技報表”,也是快速制定授信方案的關鍵。
成立科技支行,提升服務質效
“只有在科創企業身邊,才能知科技所需,賦金融所能。”中國農業銀行保定科技支行行長凌燕告訴記者,這是該行選址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的初衷。
為找準科技和金融的結合點,河北各大金融機構紛紛成立科技支行,推出特色金融服務。“我們推出了保育式、陪伴式、跟進式的金融服務。”凌燕說,這些服務是為孵化期、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的科創企業特別定制的。
保定騰輝光電科技公司就是“保育式”金融服務的受益者之一。“農行授信的472萬元專利貸款,幫助我們這家初創企業闖過了難關。”該公司董事長甄建亮深有感觸地說。
剛入駐保定國家大學科技園科創分園不久的易泰克保定電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智能變電柜研發的科創企業。公司董事長張磊利望著嶄新的4層辦公樓對記者說:“沒有農行的工業廠房按揭貸款支持,我們不可能這么快搬進來。”
“無論是產品研發,還是新廠房建設,科技支行一直陪伴我們一路向‘新’而行。”保定市玄云渦噴動力設備研發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冬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