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龍云 龔茜 張佳欣 齊笠名 實習生?岑穎捷
今日之中國,與世界緊密相連、深度融合。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會議重點研究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問題,對圍繞中國式現代化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總體部署,成為世界了解新時代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開放的重要契機。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在經濟發展、國際合作等方面提出的政策,引發了國際社會對中國在全球治理中角色和作用的高度關注。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重要影響不局限于中國”
7月19日,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亞太研究中心主任亞歷山大·洛馬諾夫在接受俄羅斯《消息報》采訪時表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闡釋了中國政府如何在各個領域實現中國式現代化,并明確到2035年全面建成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他確信,這一路徑與西方倡導的經濟自由化全然不同。
歐洲《現代外交》雜志網站近日發文認為,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的重要影響不局限于中國。作為全球治理的重要參與者,中國制定的政策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力。一個穩定且繁榮的中國對于維護全球和平、促進世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鑒于中國的經濟實力、外交和政治影響力,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向國際社會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中國式現代化將在世界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睘跗潉e克斯坦專家沙羅夫丁·圖拉加諾夫接受中國媒體采訪時說。
“中國的重大改革措施能創造新機遇”
巴基斯坦《伊斯蘭堡郵報》當地時間7月16日報道,巴基斯坦官員阿赫?!ひ量税蜖柋硎?,中國的成功在人類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創新壯舉。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正值世界處于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時期,新技術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各國的發展模式。
芬蘭媒體《赫爾辛基時報》文章稱,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吸引了全球關注,許多南方國家期望,中國將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能在貿易緊張局勢加劇的情況下創造新機遇。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7月16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中預測,2024年中國經濟將增長5%,且將進一步拉動世界經濟增長。這一增長率較今年4月份的預期上調了0.4個百分點。
“中國科研生態展現出積極作用與擔當”
中國對外開放的腳步從未停歇?!逗諣栃粱鶗r報》日前發文指出,通過共建“一帶一路”等重大倡議,中國邁出了堅實步伐,致力于全面對外開放。這一舉措互惠共贏,為中國與國際社會的共同發展注入動力。
過去10年間,中國穩步實踐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為促進全球科技協作搭建橋梁。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意大利科學家費凡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高度評價了中國在國際科技合作上的務實舉措。例如,2023年召開的首屆“一帶一路”科技交流大會上,中國首次提出《國際科技合作倡議》,倡導并踐行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國際科技合作理念,堅持“科學無國界、惠及全人類”,攜手構建全球科技共同體。
“強有力的政府支持、開放包容的科研環境、對教育和國際人才交流的重視以及研究成果的有效轉化等,共同創造了一個有利于持續創新和技術進步的國際化科研環境?!辟M凡評價道,這一科研生態體系不僅提升了中國自身的科技創新能力,也促進了與其他國際伙伴的科研合作,展現了中國作為全球科技合作伙伴的積極作用與擔當。
“期待中國為世界貢獻更多智慧與經驗”
民生福祉始終是發展的核心。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逗諣栃粱鶗r報》指出,得益于開放政策,中國經濟躍升至全球第二,民眾生活水平顯著提升。
“中國深知科技進步對改善民生的重要性。近年來,中國對科學技術在實際場景中的應用尤為重視?!辟M凡說,數字經濟迅猛發展讓中國民眾購物、支付、交通出行等各類生活服務變得前所未有的便捷。另外,在醫療衛生領域,中國同樣展現出令人矚目的進步。令他印象深刻的是,借助互聯網和大數據技術,遠程醫療服務得以迅速推廣,有效縮短了優質醫療資源與基層民眾的距離。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網站7月18日報道稱,發展新質生產力是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的看點之一。新質生產力的理念注重創新驅動的增長模式,其核心是技術發展。
正如阿赫?!ひ量税蜖査岬降?,中國經濟正加速由勞動密集型向科技驅動型轉變,這一轉型不僅對中國人民福祉產生深遠影響,也為全球合作伙伴帶來了新機遇。他期待中國為世界貢獻更多智慧與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