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孫越
走進龍門石窟景區旁龍門古街上的“無上龍門”體驗館,只見一幅巨大的龍圖騰撲面而來。隨著齒輪轉動,一場奇幻之旅隨之開啟:魚躍龍門、伊闕大戰、石窟開鑿、神都洛陽、飛天牡丹……光影流轉間,記者與觀眾們一起,沿著歷史長河,在大禹、戰國、北魏、隋唐時期穿梭,完成一場極致多彩的文化巡游。
“無上龍門”是一個由外徑20米的超大水平全景球形幕布、19臺激光工程投影機和立體聲環繞音響打造的沉浸式三維影像空間,盡顯龍門石窟之美。
作為文化和旅游部“2022智慧旅游創新項目”,該體驗館依托洛陽和龍門石窟深厚的文化底蘊,將厚重的歷史文化與數字技術融為一體,帶來頗具“科技范兒”的沉浸式文旅體驗。自今年春節投運至今,“無上龍門”憑借游客超高滿意度,頻頻問鼎洛陽本地相關休閑娛樂榜單TOP1。
龍門石窟是一部活著的歷史,遠望如闕,伊水東流,始于北魏,興盛于唐,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
為充分挖掘龍門石窟的文化背景和歷史線索,“無上龍門”采用全息天幕技術,從龍的圖騰開始,沿著歷史長河行進在大禹、戰國、北魏、隋唐時期,最后回到現代的龍門石窟景區。
“整個展示過程中,魚躍龍門、伊闕大戰、石窟開鑿、神都洛陽、武則天明堂、飛天牡丹、白居易詩詞等具有顯著時代符號和文化特質的場景穿插其中,讓游客參觀龍門石窟之前,就能在穿越古今的光影變幻中了解洛陽和龍門千年文化側影。”洛陽龍門旅游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
“復活”后的龍門石窟,能讓千年時光凝于一瞬,更讓古今在此交融。
“究竟是蓮花倒置,還是眾生顛倒?”來自河南鄭州的游客小孔說,他是一名藝術生,在“無上龍門”中看到了龍門石窟最美“天花板”蓮花洞后,仿佛陷入了古人布設的哲思謎題里。“雖已過了千年,我們的思維還是產生了共振,這真是一種別樣的體驗。”他感嘆道。
從開始定位為景區二次消費項目體驗,到成為景區引流擔當,再到進一步成為洛陽城市文旅新地標,“無上龍門”體驗館集合了輕投資、沉浸感強、游客承載量大、文化藝術表現力強、視覺體驗感好、符合新媒體傳播特質等優勢,為古跡類景區“微改造、精提升”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解決方案。
當前,科技正為推動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越來越多的文旅企業立足洛陽深厚的文化沃土,打造文旅與科技融合體驗產品,以年輕化、數字化表達方式講好“洛陽故事”。
“近年來,洛陽市各景區在演藝領域不斷加速場景更新、舞臺更新、體驗更新,以‘戲’為媒豐富游客在洛體驗。”洛陽市文廣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洛陽市將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培育發展更多數字文旅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讓文化旅游可體驗、可沉浸,更好地滿足游客多樣化需求,為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