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陳曦
近日,2024(第七屆)物流與供應鏈創新大會暨天津(東疆)網絡貨運平臺發展大會在天津召開。作為中國網絡貨運聚集區,天津東疆綜保區已匯聚87家持牌網絡貨運頭部企業,形成了多項首創的行業經驗。
隨著網絡貨運企業的聚集,相關產業鏈條上的車后市場服務、運輸裝備服務、成品油網絡零售等也紛紛跟進。依托龐大的網絡貨運規模優勢,東疆綜保區正積極打造全國領先的網絡貨運生態圈。
形成多項創新舉措
作為現代物流業的重要一環,網絡貨運是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貨運物流融合發展的新興服務業態。通過發揮互聯網平臺和大數據分析等信息技術優勢,網絡貨運實現對社會零散物流資源的高效整合與合理配置。這有效解決傳統貨運行業小而散、信息不對稱、組織化水平低、綜合效率不高等問題,對促進物流降本增效、支撐實體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其中,通過互聯網信息平臺解決物流信息不對稱難題是網絡貨運公司核心業務。具體來說,需求方在平臺上發布信息,貨運司機通過搶單來提供服務。
“由于貨運司機大多是個體經營者,他們通常無法開具發票。這給網絡貨運平臺帶來很大的風險。”東疆綜保區新經濟局副局長周驥說。
解決網絡貨運企業的難題,是東疆綜保區創新工作的重點。
東疆綜保區管委會自主研發“共享經濟企業綜合服務系統”。該系統要求平臺企業在進行業務交易時,必須采集并校驗84個數據要素,記錄實際承運人、托運人的用戶注冊信息、身份認證信息、服務信息、交易信息,通過API接口把這些信息實時上傳至系統。這一舉措為網絡貨運平臺企業提供了“以網管網”服務。
據統計,2023年全年,東疆綜保區網絡貨運規上企業營收達639億元(不含分公司),同比增長33.5%。今年一季度,東疆綜保區規上網絡貨運企業累計完成營收155.6億元,同比增長21.9%。
值得一提的是,前不久我國出臺的首個網絡貨運國家標準《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服務規范》中,也吸納了東疆綜保區的諸多創新舉措和成功經驗。
為規范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從業機構行為,營造誠信規范發展的良好經營環境,東疆綜保區聯合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正式發布了《中物聯物流信息服務平臺分會物流平臺誠信自律公約》。這不僅將東疆綜保區網絡貨運行業管理經驗轉化為全國行業標準與規范準則,還將促進道路貨運平臺經濟規范健康發展。
釋放產業磁場效應
截至5月底,東疆綜保區已累計完成87家網絡貨運企業許可審批。其中不僅包含科技型企業,還包含貨主型企業和傳統物流企業。這些企業涵蓋干線、城配物流等多個業務領域,其運輸品類包括整車、集裝箱、大宗能源、鋼材、糧油蔬菜副食、建材、機械設備、煤炭礦石等。這些企業整合社會車輛469.3萬輛、注冊駕駛員484.5萬名,實現運單量3866萬單,運費總額達1079.17億元。
隨著網絡貨運企業的不斷集聚,高度集約的產業鏈“強磁場”效應正日益突顯。
周驥舉例,得益于相關企業聚集,包括一汽解放賦界、北汽福田會享福、高新興、斯年智駕、載合汽車等在內的車后市場服務、設計研發及檢測、智能駕駛類重點項目紛紛落地東疆綜保區。
而在金融領域,貨拉拉等企業布局汽車租賃、商業保理、融資擔保等項目,積極推動其與網絡貨運相互賦能,延伸“網絡貨運+融資租賃”“網絡貨運+商業保理”產業生態鏈條,形成聚集優勢。
此外,東疆綜保區依托數字貨運產業資源,吸引福田、重汽、一汽等國內頭部主機廠共同探索數據資產合作,并在商用車新能源化、智能網聯化方面探索更多合作機會。
周驥表示,下一步,東疆綜保區將繼續拓展運輸裝備服務、成品油網絡零售、汽車線上銷售和保險、碳資產管理等數字貨運產業上下游領域,與汽車租賃、商業保理、航運物流和二手車出口等行業形成聯動,打造千億級數字貨運產業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