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孫瑜
19日,科技日報社舉行科研助理座談會,主題為“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 擔當新時代科技工作者使命”。科技日報社總編輯許志龍與7位來自不同院所、專業院士團隊的科研助理代表,圍繞主題展開交流。
科研助理們在發言中表示,通過科研助理工作,他們的專業知識得到了提升,還在耳濡目染中深受科學家精神的鼓舞。科研助理李澤來自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黃建平院士團隊,多年來跟隨團隊開展“一帶一路”氣候災害業務預報項目研究。看著60多歲的老師仍夜以繼日地勤奮工作,并且始終嚴謹細致地對待每一個數據,他深刻地理解了科學家精神的含義。
科研助理崗位上的一大批年輕人也正在實踐中傳承科學家精神。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錢前院士團隊科研助理鄭曉明說,老師錢前在南繁工作40余年,她本人也已經在南繁從事十余年科研工作,“團隊在平凡中堅守,在錢老師的帶領下,一定會將科學家精神發揚光大。”
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院士團隊科研助理王佳寶、南方科技大學陳曉非院士團隊科研助理閆英偉、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王赤院士團隊科研助理王宇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王浩院士團隊科研助理劉春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團隊科研助理丁苗也結合各自工作,分享了工作的收獲及傳承科學家精神的感想感悟。
許志龍重點從愛國奉獻、敢為人先、求真務實、淡泊名利、團結協作等五個方面闡釋了科學家精神,以及其對于青年人才成長成才的意義。他勉勵青年科研人員踐行科學家精神,主動肩負起歷史重任,將個人追求融入新時代偉大創新實踐之中。
據介紹,2020年,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發文,鼓勵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的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等單位開發科研助理崗位。4年來,科研助理崗位開發和落地工作,既推動了高校畢業生就業,也為科研機構高質量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科技日報社持續關注科研助理群體,相關報道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在座談會上,還舉行了科技日報社2024年“我是科研助理”全媒體報道啟動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