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王郁 金鳳
戴上AR眼鏡,便可以根據工單提示按序完成工作任務;遇到故障時能將信息分享給專家,開展在線協同處置;還可以沉浸式看極光、體驗跳傘、和恐龍一起坐過山車……
在昆山元宇宙產業園,以應用場景需求為牽引,元宇宙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不斷加深。目前,這里已聚集68家元宇宙重點企業、95個在建及擬建元宇宙項目、17個元宇宙應用場景,覆蓋智慧城市、文體旅游、智慧教育、工業制造等多個領域。
連日來,記者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中發現,江蘇省未來產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且方向越來越清晰、場景越來越聚焦,正在發展的快車道上不斷提速、向“新”而行。
前瞻布局,啟動產業強引擎
醫生遠程操控手術機器人為5000公里外的病人做手術,工作人員遙控杭州的智能小車開展生產作業……在江蘇南京未來網絡小鎮的展廳里,一幕幕如科幻片般的應用場景引人注目。這些應用場景的實現,歸功于一張網——國家未來網絡試驗設施(CENI)。
作為最早布局未來網絡產業的城市,南京將未來網絡與先進通信作為搶占6個引領突破的未來產業新賽道之一。
經過10年建設,目前CENI全長3.4萬公里,覆蓋我國40個主要城市。除應用于遠程手術外,還在智慧礦山、智慧礦井、超算算力共享、數字孿生等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服務于上千家企業智能化改造,為制造業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提供了有力支撐。
在位于蘇州的量子科技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實驗室(以下簡稱“創新中心”)內,10多名年輕科研人員正在3臺量子計算機旁進行調試和運算。
近年來,蘇州瞄準“創造”與“制造”的中間環節,引進建設了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創新綜合體、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創新中心等創新平臺,推動更多研發成果從實驗室走向生產線。
從落地到建成短短一年多時間,創新中心就成功完成了20比特超導量子計算機的研發。目前,創新中心已就量子算法應用開展積極探索,在金融計算、生物醫藥、新材料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先行先試,推動量子計算逐步走向產業化。
近年來,江蘇省推動未來產業創新動作頻頻,搶先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第三代半導體、基因與細胞、氫能與儲能等前沿領域。中科南京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發的“問天1”類腦超級計算機成功實現約5億神經元仿真,領跑國內類腦超算水平;徐州醫科大學CAR—T細胞產品治療多發性骨髓瘤有效率、緩解率較國外同類產品提升近一倍……從應用場景打造、產業鏈協作,到政策加持,江蘇省正以前沿技術強力供給,引領新場景、創造新需求,構建全鏈條未來產業生態。
厚積薄發,塑造發展新優勢
在蘇州張家港市區街頭,隨處可見一款綠色新能源公交車,該公交車使用的是江蘇國富氫能技術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富氫能”)提供的氫能設備。
從為國內首臺大功率氫能源調車機車“氫龍一號”提供國內最大儲氫能力的供氫系統,到北京冬奧會賽事期間,為交通接駁保障服務的氫能客車提供首批國產車載供氫系統,國富氫能自主研發的液氫正從航天試驗逐步走向工業和民用創新引領。
“近年來張家港將新能源作為重點領域給予支持,打造綠色發展引擎。”張家港市發展改革委總工程師鄭遠告訴記者,2022年開始,張家港出臺了積分形式的綜合性獎勵機制,為新能源企業發展提供政策性便利及資金支持,因地制宜打造新能源未來產業高地。目前,張家港已云集一批氫氣制備、儲運裝備企業及氫燃料電池企業,涉氫企業年產值超百億元。
而位于徐州的深地科學與工程云龍湖實驗室,正在邁向“向地球深部進軍”的重要一步。走進這片巨大的地下空間,只見一臺臺大型科學儀器正平穩運行,科研人員緊盯電腦屏幕,監測儀器運行、分析實驗數據。
“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全球范圍內淺部資源日益短缺,資源開采必然轉向深部?!鄙畹乜茖W與工程云龍湖實驗室主任李曉昭介紹,實驗室與徐州地鐵集團合作,開發出缺陷檢測儀、高速雙向隨鉆通信裝備等一批新型智能裝備,打造邳州礦山地下空間協同開發應用場景。
“未來,實驗室將加快精細探測、災害預警等深地空間開發利用關鍵產業化技術研究,推動利用深地空間儲氣、儲熱、儲油、儲廢、儲能等關鍵技術攻關,形成推動深地未來產業發展的新質生產力?!崩顣哉颜f。
2023年,江蘇省印發《關于加快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優先發展第三代半導體、未來網絡、氫能、新型儲能等10個成長型未來產業,超前布局量子科技、深海深地空天、類人機器人、先進核能等一批前沿性未來產業,明確構建“10+X”未來產業體系。
“未來產業潛藏著無限增長潛力和強大驅動力。雖然有些產業目前仍處于生命周期的萌芽階段,技術和產品尚未成熟,短期內可能看不到產值,但一旦一些關鍵技術獲得突破并實現產業化,便會掀起應用藍海,塑造產業發展的新優勢,為經濟的未來增長提供堅實支撐。”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蔡笑天認為,未來產業具有明顯的“先行者優勢”和高門檻的后入者障礙,需要政府提前布局,搶先掌握科技發展方向,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