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操秀英
到2027年,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保護能力現代化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更加全面系統;到2035年,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和保護能力現代化基本實現……近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會同多部門聯合印發了《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該方案旨在加快建設支撐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助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方案》提出,建設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從知識產權保護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出發,重點在知識產權保護政策和標準體系、知識產權執法司法體系等七個方面開展。
“《方案》是新時代推動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的‘施工圖’,主要從知識產權保護全鏈條、全過程、全要素出發,系統解決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誰來建’和‘怎么建’的問題。”5月28日,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知識產權保護司司長郭雯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實施》方案提出要建設知識產權快保護機構。郭雯介紹,目前全國主要的大城市、經濟強市基本都建設了知識產權保護中心,主要小商品、快消商品產業集聚區基本都建設了快速維權中心,共建設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71家、快速維權中心42家,在快保護機構備案的企事業單位已經超過15萬家。
郭雯說,今年1月至4月,全國快保護機構共受理維權案件3.5萬件,平均辦理周期僅2周左右;通過預審的發明專利授權周期保持在3個月以內。快保護機構為創新主體、經營主體提供集快速預審、快速確權、快速維權于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一站式”綜合服務,極大便利權利人獲權維權。
在知識產權訴訟領域,《方案》提出要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審判第三庭副庭長丁廣宇介紹,“三合一”改革在統一司法標準、提高案件質效、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同時,針對知識產權惡意侵權、嚴重侵權行為,全國法院2023年適用懲罰性賠償案件319件,同比增長117%;判賠金額11.6億元,同比增長3.5倍,顯著提高了侵權代價和違法成本。
此外,《方案》提出要構建知識產權保護社會共治體系。郭雯表示,這一工作的重點在于堅持政府引導和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調解組織、仲裁機構、公證機構、企事業單位等社會各方力量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作用。她說,國家知識產權局將按照《方案》部署,加強知識產權糾紛調解和仲裁工作,依法依規對知識產權嚴重違法失信行為進行懲戒,持續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積極構建便捷高效、解紛多元、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知識產權保護社會共治體系。